ngsunyu 发表于 2012-9-2 05:30

古斯塔夫·克林姆(德语:Gustav Klimt)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9-1-3 23:57 编辑

古斯塔夫·克林姆(德语:Gustav Klimt,1862年7月14日-1918年2月6日,又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生於維也納,是一位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他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也是所謂維也納文化圈代表人物。(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弗莉莎雷德夫人肖像》Fritza Riedler收藏於 维也纳美景宫奥地利画廊 (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Wien), 1906年。

维也纳美景宫画廊 禁止摄影。我的唯一照片是从二楼窗口拍美景宫的花园。

ngsunyu 发表于 2012-9-4 07:15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9-4 07:26 编辑

《貝多芬橫飾帶》Beethoven-Fries 收藏於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Wien, 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als Leihgabe im Wiener Secessionsgebäude), 1902年。
1902年,克林姆為第十四屆維也納分離派展覽完成了《貝多芬橫飾帶》,展覽主題是對作曲家的褒揚,以一座不朽、色彩斑斕、馬克斯·克林格尔所製的雕塑為號召。橫飾帶只為展覽而作,克林姆以亮眼顏料將之直接画上牆壁。展覽結束後,画作被保留了,但直到1986年前才開始公開展出。(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禁止摄影《貝多芬橫飾帶》。

ngsunyu 发表于 2012-9-5 12:04

《史托克橫飾帶》Stoclet-Fries 《期望》Die Erwartung 施工画稿 收藏於维也纳 应用艺术博物馆 (Museum für angewandte Kunst), 约1903年。
1904年,克林姆與其他藝術家於奢華的「史托克列宮」﹝Palais Stoclet﹞,富裕比利時企業家的住家進行合作,其亦是新藝術時代最堂皇的建築物之一。克林姆負責餐廳的部分,貢獻了包括《實現》與《期望》等他最傑出的裝飾作品,他曾為此公開表示:「大概是我裝飾作品發展的巔峰了。」(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张福魁 发表于 2012-9-6 20:51

这种绘画的风格,根本理解不了

ngsunyu 发表于 2012-9-7 06:27

《医學》Medizin《许癸厄亚》Hygieia约1901年, 1945年被毁。
许癸厄亚(古希腊语:Ὑγιεία)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
1894年,克林姆受託創作三幅画來裝飾維也納大學大廳的天花板。完成於世紀之交時,克林姆的三幅画:《哲學》、《医學》與《法學》,其激進的主題與取材遭到排山倒海般的批判,被評為「色情」。克林姆捨棄了傳統的寓言與象徵手法,而使用了更公然表達性慾的新穎表達方式,因此招來了更多紛擾。公眾的抗議從四面八方而來--政治、美學與宗教。因此,克林姆的三幅画並沒有被放上大廳的天花板。這是克林姆所接受的最後一個公眾任務。1945年5月,克林姆的三幅画被黨衛隊銷毀。(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ngsunyu 发表于 2012-9-8 08:39

《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 收藏於 维也纳博物馆 (Wien Museum), 1902年。
1890年代早期,克林姆認識了艾蜜莉·芙洛格(Emilie Flöge),儘管他與其他女人糾纏不清,芙洛格仍成了克林姆終其一生的伴侶。他與芙洛格的關係是否只限於肉體仍是爭議不斷,但那時期的克林姆至少有了十四個小孩。(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ngsunyu 发表于 2012-9-9 10:31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9-9 10:37 编辑

克林姆的「金色時期」為他帶來了正面評價與成功,並被認為是克林姆的巔峰時期。
金色時期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艾蒂兒肖像一號》(1907)與《吻》(1907 - 1908)。
《吻》Der Kuss 收藏於 维也纳美景宫奥地利画廊 (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Wien), 1907年至1908年。

ngsunyu 发表于 2012-9-11 12:21

克林姆的「金色時期」為他帶來了正面評價與成功,並被認為是克林姆的巔峰時期。
金色時期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艾蒂兒肖像一號》(1907)與《吻》(1907 - 1908)。
《艾蒂兒·布洛赫-鮑尔 肖像一號》Adele Bloch-Bauer I 收藏於纽约新艺廊 (New York, Neue Galerie), 1907年。

ngsunyu 发表于 2012-9-15 15:02

古斯塔夫·克林姆畫作特色在於特殊的象徵式裝飾花紋。喜歡他畫作的人稱讚有其「沉悶美感」與大膽象徵寓意,但是卻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畫家的負面評價。克林姆畫作另一特色為畫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題則為「愛」、「性」、「生」與「死」的輪迴宿命。(http://zh.wikipedia.org/wiki/古斯塔夫·克林姆)
《死与生》Tod und Leben 收藏於 维也纳利列奥波多博物馆 (Wien, Leopold Museum), 1908年至1911年。

ngsunyu 发表于 2012-9-16 16:02

《艾蒂兒·布洛赫-鮑尔 肖像二號》Adele Bloch-Bauer II 私人收藏, 1912年。

程国臣 发表于 2012-9-17 22:46

吴老师:这就是“吻”吗?

ngsunyu 发表于 2012-9-18 11:04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2-9-18 11:10 编辑

吴老师:这就是“吻”吗?
程国臣 发表于 2012-9-17 22:46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吻》(德語:Der Kuss)是奧地利象徵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代表畫作之一,是他在黃金時期所創作的作品,他在此時期常使用金箔來作畫。《吻》是一幅正方形的畫作,呈現出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他們的身體藉由長袍纏繞在一起。這種表現手法同時受到同時期的新藝術運動及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古斯塔夫·克林姆在傳統的油畫上覆蓋金箔,讓畫作的現代感更加突出。《吻》目前收藏在維也納美景宮內的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被廣泛的視為是20世紀早期的經典。《吻》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作品,也是古斯塔夫·克林姆最受歡迎的作品。(http://zh.wikipedia.org/wiki/吻_(畫)

ngsunyu 发表于 2017-10-11 06:13

本帖最后由 ngsunyu 于 2017-10-11 06:15 编辑

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德语:Kunsthistorisches Museum)125年纪念。你能找到邮票上的画吗?

jamestang 发表于 2017-10-11 07:25

画中人物看着有古代埃及风格,在中间拱门的右上方吧。

ngsunyu 发表于 2017-10-16 04:44

jamestang 发表于 2017-10-11 07:25
画中人物看着有古代埃及风格,在中间拱门的右上方吧。

我像许多参观 奥地利维也纳 艺术史博物馆(德语: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者, 集中注意主楼梯上安东尼奥·卡诺瓦
(Antonio Canova)的作品白色大理石雕像组表现的是古希腊英雄忒修斯(Theseus)战胜了试图劫持好朋友的新娘的半人半马怪物(Theseus
besiegt den Centauren (1805–1819)。往往错过看到克里姆特壁画。

艺术史博物馆藏品中最重要的是老布勒哲尔(荷兰语:Pieter Bruegel de Oude) 的油画: 《狂欢节与四旬斋之战》
(Kampf zwischen Fasching und Fasten, 1559年), 《兒童遊戲》Kinderspiele,
1560年), 《巴别塔 (Turmbau zu Babel, 1563年), 《前往各各他》, Kreuztragung
Christi,1564年), 《陰天2—3月》Düsterer Tag (Vorfrühling), 1565年),
《牧归10-11月》Heimkehr der Herde (Herbst), 1565年), 《雪中猎者12-1月》Jäger im
Schnee, 1565年), 《農民與強盜窩》Bauer und Vogeldieb, 1568年),
《农民婚礼》Bauernhochzeit, 1568/69年), 《农民舞蹈》Bauerntanz, 1568/69年),
《保羅的轉變》Die Bekehrung des Paulus (Bekehrung Pauli), 1567年)。

古斯塔夫·克林姆(德語:Gustav Klimt) 的主要作品不在艺术史博物馆。
《吻》(德語:Der Kuss)在維也納的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 (德語: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贝多芬横饰带壁画》在维也纳分离派馆(Wiener Secessionsgebäud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古斯塔夫·克林姆(德语:Gustav Kli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