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求教两枚豫园片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振强    时间: 2013-8-19 18:28
标题: 求教两枚豫园片
本帖最后由 王振强 于 2013-8-19 18:41 编辑

这两张片能不能制豫园,谢谢!

作者: xiezh    时间: 2013-8-19 18:50
本帖最后由 xiezh 于 2013-8-19 18:51 编辑

首先,这两张片是在一个地方,人站得位置不同,片上的很多信息可以证明这一点。
我始终觉得第二张片就是豫园大假山;第一张片是从假山上望下去,片的上边就是渐入佳境游廊,游廊下的那块石头和现在的片非常相似。
总之,我的观点是第二张片做了再说,如果是,不做那就亏大了,第一张片角度不好,做不做倒是随意。


作者: 王振强    时间: 2013-8-19 18:54
多谢谢友指点,我也觉得第一章正对面游廊有点象。
作者: 胡斌    时间: 2013-8-19 19:23
第一张不像,第二张勉强。
作者: 黄欣    时间: 2013-8-19 19:46
第二张的上海翻印片背面标注是 愚园,搞错了,这张就是大假山。
一百年前的建筑景和现代还是有点不同,假山没怎么变。
作者: 石库门    时间: 2013-8-19 19:51
第2枚片我认为就是大假山,不妨先制了
作者: niantang001    时间: 2013-8-19 21:26
本帖最后由 niantang001 于 2013-8-19 21:28 编辑

对比一下假山下方的局部,民国的那张应该就是大假山。造型基本一致!
(上面那张是76人美版的局部)

111.jpg (27.01 KB, 下载次数: 10)

111.jpg

222.jpg (40.27 KB, 下载次数: 3)

222.jpg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8-19 21:45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8-3-10 09:00 编辑
对比一下假山下方的局部,民国的那张应该就是大假山。造型基本一致!
(上面那张是76人美版的局部)
niantang001 发表于 2013-8-19 21:26

说的非常正确!
判断第一图是豫园大假山而非愚园假山的正是此二块太湖石,从1976年,特别是1966年版的豫园大假山明信片上可以明显的看出二块石头在外型、高度完全一致,80年代豫园大修,此二石头去向不明,故现今的大假山明信片均无此二石。
但第二图明信片和邮票比较,仅山顶的望江亭和桥柱一致,和谐程度不高也是事实。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13-8-20 15:52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13-8-20 16:57 编辑

经过各位高手指点,再作细细观察,二枚片均为"大假山"几无悬念.从和谐程度出发,第二枚是较早的片,能有此和谐度已属不易,第一枚与票图拍摄角度相差180度,和谐度差,就是制作了多数人也会对此存疑,还不如不制.
作者: xiezh    时间: 2013-8-20 16:53
幸好大家各抒己见,为此片正了名,否则又要埋没不少老片了。这样说起来,大假山的老片应该有4-5个版本,届时就期待佳作了。
作者: hwf    时间: 2013-8-20 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ezh    时间: 2013-8-20 17:30
我觉得没有不制的道理,大假山周边的有些建筑是不同了,但假山应该还是那座假山,不可能重新造了一座山,特别还有片前景的那两块太湖石,而且那个亭子说不定也是老物,与黄鹤楼的情况完全不同,有此老片已属不易。对于追求极度和谐的邮友来讲,不属佳片,但是说“不如不制”,有些过了。
作者: 王振强    时间: 2013-8-20 18:26
真是感谢各位的真知灼见!鄙人也是觉得还是制比较好,相对于湖心亭来说毕竟大假山的早期片比较少!再次感谢各位!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8-20 19:47
经过各位高手指点,再作细细观察,二枚片均为"大假山"几无悬念.从和谐程度出发,第二枚是较早的片,能有此和谐度已属不易,第一枚与票图拍摄角度相差180度,和谐度差,就是制作了多数人也会对此存疑,还不如不制.
flzhangxin 发表于 2013-8-20 15:52

第一图明信片是从大假山山顶上往下拍摄,和现今的邮票比较,明信片亭子没有,邮票太湖石没有,票片共有的仅是几个桥柱。因此,保留这张明信片可能比制作成极限片更有意义。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3-8-20 23:21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3-8-21 07:50 编辑

我认为第二枚完全可以制作!邮票是绘画!而明信片是实物,不可能有与邮票一模一样的和谐!亭子后面就就是假山,太湖石也是完全对应的!制作出来,还可以对豫园的前世今生的历史有个证据留存!
作者: 钱志勇    时间: 2013-8-21 09:04
第二枚大假山明信片制作极限片时邮票应该贴在什么地方为好?谢谢!
200336上海市虹桥路1440号.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13-8-21 09:23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13-8-21 09:26 编辑

16# 钱志勇
票贴左下角,戳盖在票右侧,戳盖底色淡一点的位置.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8-21 10:07
我认为第二枚完全可以制作!邮票是绘画!而明信片是实物,不可能有与邮票一模一样的和谐!亭子后面就就是假山,太湖石也是完全对应的!制作出来,还可以对豫园的前世今生的历史有个证据留存!
liyufu 发表于 2013-8-20 23:21

7楼说太湖石对位是说100多年前的明信片图和80年代以前的明信片图.80年代后的明信片已经没有这二块石头,当然邮票图就不可能有这石头。
这也是考证出这张民国明信片是豫园大假山的证据之一。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3-8-21 10:16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3-8-21 10:22 编辑

我以为第二图明信片邮票贴右下角好。理由是这张明信片和邮票图共同的景物仅有山顶的“望江亭”和几个桥柱及一些树木,贴左下角遮盖了票片共有的桥柱,加上背景绿色树木是最不易显示邮戳印。贴右下角虽然掩档了部分太湖石,但这不是邮票图上有的景物,而且此处正是浅谈处,有利于戳印的显示。
作者: 钱志勇    时间: 2013-8-21 14:14
谢谢二位老师的意见!虚心学习!农民工。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3-8-21 14:42
本帖最后由 liyufu 于 2013-8-21 14:49 编辑
我以为第二图明信片邮票贴右下角好。理由是这张明信片和邮票图共同的景物仅有山顶的“望江亭”和几个桥柱及一些树木,贴左下角遮盖了票片共有的桥柱,加上背景绿色树木是最不易显示邮戳印。贴右下角虽然掩档了部分太 ...
吴洪熙 发表于 2013-8-21 10:16

其实,我在家反复对了下,邮票票幅目前不清楚,选择左上角是最好选择!我个人认为左上角上面枝枝丫丫的很零乱,不如贴上邮票!这张明信片很亮丽,邮戳盖上去后没有什么影响的!右下角的石头与山景还是很重要的部分!不管邮票是否有!因为以前是存在的!再说,贴在右边,有破坏整个明信片大假山的主题之意!
作者: 胡斌    时间: 2013-8-21 17:34
19# 吴洪熙

同意,好建议。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3-8-29 02:12
本帖最后由 车迷 于 2013-8-29 02:21 编辑

大假山上的亭子都是一样的.

(民国片)                                

(76年片)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3-8-29 02:20
两片上桥的栏杆柱子都是一样的,只是栏杆后来给改了.

(民国片)

(76年片)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