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看看这套翻印片 [打印本页]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3 15:17
标题: 看看这套翻印片
这套片竟然花了300元,对方还不接受退货,孔夫子旧书网现在也有流氓了!

DSC09193.JPG (109.23 KB, 下载次数: 185)

DSC09193.JPG

DSC00925.JPG (138.01 KB, 下载次数: 161)

DSC00925.JPG

DSC00926.JPG (133 KB, 下载次数: 170)

DSC00926.JPG

DSC00927.JPG (82.97 KB, 下载次数: 172)

DSC00927.JPG

DSC00929.JPG (108.8 KB, 下载次数: 165)

DSC00929.JPG

作者: 一叶小舟    时间: 2009-6-3 15:56
这套片翻印的有不少,价格也就是十元到几十元不等。买这类的片还是要看到东西才能知道真伪,凭照片辨认是相当更难的。
作者: lwj    时间: 2009-6-3 16:07
02年时,在上海云州遇到过一套。开价70元。
作者: 淘片者    时间: 2009-6-3 16:26
卖翻印片并非只有孔夫子网。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3 16:44
楼上的几位高手,能教教我鉴别的方法吗?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6-3 16:52
我十年前花了100买得一套,还以为捡了便宜。后才知是翻印的~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3 17:10
后来您是怎么发现不对了?是不是也是从尺寸上发现的,加上图片印刷不清晰?谁有鉴别方法?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3 17:34
看看我的鉴定经过,献丑了!
当心!民国《泰山》明信片有翻版
收藏,就意味着风险!笔者前不久就吃了一次亏:在网上购买了一套民国版,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风景——泰山》第一辑。
老明信片这个领域,我没有涉足过,但考虑到属于“泰山”收藏的范畴,就花了300元买回来了。
当时也没有细看,觉得明信片不至于造假,而且看颜色也与资料一致:全套12枚,单色综色摄影片,而且,内容也对:泰安岱庙、探海石(一)、探海石(二)、五大夫松、岱庙画壁、斗母宫、三阳观、仙人桥、三仙洞、百仗崖瀑布、经石峪(一)、经石峪(二)。边上左下方写有片名。我翻拍了资料,就放到博客上了。并就明信片上所反映的内容,还与朋友进行了交流。然后就放到书橱里了。直到有一天自己较真了一回,才发现明信片的问题所在。
根据有关资料:这套明信片的尺寸规格是140×90mm,四周有3~9mm白边,我用尺子量了一下,发现不对:手中的这套是139×85mm,我不禁吓了一跳,这套明信片有假!而且,翻印的往往比原版的尺寸小!
然后,我用高倍放大镜看,这套明信片不是用的扫描仪做的伪,因为图片上没有网点!但是,印刷的比较模糊。因为我手中有民国珂罗版《泰山》,两者一比对,印刷质量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这套明信片背面,有明显作伪的痕迹:真品老明信片泛黄,是因为年代久远,日晒光照的结果,其正反面为自然泛黄。而手中的这套明信片的黄色是采用药水浸泡和人工涂刷的,有渍斑,不均匀。
再仔细看纸质,这套明信片的纸张黄中泛青,纸面比较光华,摸上去发软。而真正的民国纸张纸经过近百年的时间,有些发黄,但摸上去有质感。
   综合以上分析,我得出了结论:这是真品翻拍后再做旧的“产品”:作伪者将原印刷品翻拍后再做旧,冒充老明信片出售,笔者手中这套伪品还特意采用定影不足等手段来模仿真品的样色,并用软件再把图片调成棕色,还用茶水模仿黄斑。看来,制造这套明信片的人,具备摄影暗房工艺知识,但最终还是被我看出了破绽!
笔者用花了大量的时间,终于在网上见到了这套明信片的真品。真品与伪品比较:画面清晰,凹凸感强,而且,相关网站也有善意提醒:这套《泰山》明信片早在10几年前,在上海就出现了伪品,目前在广州,还有一定数量的伪品存在。
  笔者根据手中这套明信片伪品来分析,目前作伪手段还不算太高明。仔细鉴别,还是能分辨真假。这是因为老明信片与书画、陶瓷、玉器等相比,价位还不算很高,作伪者还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刻意伪造。  
  笔者手中的这套明信片虽是伪品,其实也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只不过不是当年原物,在价值上已大打折扣,但对于研究泰山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笔者的这篇文章,也希望对于有志于泰山文化收藏的朋友,有借鉴作用。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6-3 17:52
翻印版翻拍后再做旧的,一般都是四角尖尖,犹如刚买来的新版明信片。你可从尖角把片分开,里面露出的一定是白色的纸质,与做旧的黄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 君羊    时间: 2009-6-3 17:57
去年在哈尔滨铁路文化宫邮市见过外地邮商卖这套片,研究许久,不明就里。有友提醒是翻印片,才没有买,险些上当。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6-3 18:07
冤!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09-6-3 18:53
本帖最后由 李继烈 于 2009-6-3 18:55 编辑

这片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出现了。记忆中,2000年有邮友专文介绍过,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印量1000套左右,原片为原色纸,翻印片为白卡纸。大约2002年,本地曾出现过。
作者: 淘片者    时间: 2009-6-3 20:19
现在的翻印技术比翻印《泰山》时高明了许多,种类也多多,文物版、上人美版、五六十年代的均有。它在多个网上都卖,要小心!
作者: rp29    时间: 2009-6-3 20:36
我有一套第一辑,也不知道是不是翻印的,改天发上来大家给过目过目
作者: 罗海泉    时间: 2009-6-3 20:50
这片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出现了。记忆中,2000年有邮友专文介绍过,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印量1000套左右,原片为原色纸,翻印片为白卡纸。大约2002年,本地曾出现过。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6-3 18:53

对是从天津流出来的,我在广州也见过.
作者: lwj    时间: 2009-6-4 00:03
关于这套翻印片,《极限集邮者》早都介绍过。基本方法,纸面是黄的,但心是白的,稍微揭一点角就可以看到。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4 09:36
感谢大家,买了假货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假。我假货亮亮,让大家不上当,也很好,收藏要有好心态,否则,就不如把钱存银行了。
作者: 范莹    时间: 2009-6-4 10:39
学习了,以后小心了
作者: jxjy123    时间: 2009-6-4 11:07
老片有纸的霉味,翻版片有纸的香味.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09-6-4 13:58
楼上的说的这一点,我也经常用,我经常闻书的,哈哈!
作者: btchl    时间: 2009-6-4 15:04
我觉得,后印的东西,从纸质的气味上也能辨出真伪,新印的东西哪怕过了很多年,还是有那种油墨味的,肯定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东西不一样。
作者: 嵩岳少林    时间: 2009-6-4 15:26
这套翻印片数年前在我地就见过,当时感觉不对,就没有购买!
作者: 红菱小玉    时间: 2009-11-27 15:59
谢谢分享经验 学习了!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09-11-27 17:08
这片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出现了。记忆中,2000年有邮友专文介绍过,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印量1000套左右,原片为原色纸,翻印片为白卡纸。大约2002年,本地曾出现过。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6-3 18:53

是的,以前车迷给大家介绍过,这个商务版本全有翻印10-20元一册。
要特别小心,要看实物才能鉴别,翻印片很光滑,老片毛躁。
作者: bj007    时间: 2009-11-30 11:08
淘宝上有此翻印片,售价20元: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 ... e97d6a.htm?cm_cat=0





作者: bj007    时间: 2009-11-30 11:27
这套片竟然花了300元,对方还不接受退货,孔夫子旧书网现在也有流氓了!
kwang123 发表于 2009-6-3 15:17



曝光这家店, 一定要让他退货, 彻底搞臭他!!!
作者: 陈水金    时间: 2009-11-30 14:20
现在不光是民国片,就是50~60年代那些早期片也有很多翻印片,造假者杜撰或冠上某某出版社,诱人上当!
作者: kwang123    时间: 2010-9-17 11:53
不经意间又看到自己的这个帖子了,现在我手里有不少民国泰山片了,也很容易看出真伪了。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0-9-17 12:24
翻印片颜色较淡, 图案较蒙, 微粒很粗, 封套特别容易分辨, 伪品封套很新, 印刷线条不清有些断, 真品封套一般背面都有印章, 我多年前都有贴图介绍过.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0-9-17 12:31
十年前我在广州集藏市场也买过一套, 才7元, 店主可供多套, 不用问店主真假, 自己心中都已有数.
作者: 雷杰    时间: 2010-9-17 15:12
这片很好签别.手上沾点水在片边擦一下,就会露白边。原形毕露.别人早些年寄我一套满意就寄款!发现有假退了回去,只交了点邮费!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9-17 17:34
上周六赶场,在邮市也看到一套这种片,喊价100元,但没有还价,也没有要。
作者: 王镇彬    时间: 2010-9-18 00:46
谢谢楼主提供的资料,学习了!
作者: 南剑    时间: 2010-9-18 12:39
这片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出现了。记忆中,2000年有邮友专文介绍过,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印量1000套左右,原片为原色纸,翻印片为白卡纸。大约2002年,本地曾出现过。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6-3 18:53

现在这片覆盖的地域很广啊,大家可要小心了。,我现在看到这片,无论真假,一概不买。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9-18 21:53
偶是见被“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蒙骗的原始出品人写文揭露的。
作者: duyongkai    时间: 2010-9-19 11:34
这片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出现了。记忆中,2000年有邮友专文介绍过,始作俑者为天津某个体户,印量1000套左右,原片为原色纸,翻印片为白卡纸。大约2002年,本地曾出现过。
李继烈 发表于 2009-6-3 18:53

要是你们订阅了《极限集邮者》就不会上当了,早在2000年时,刊上就有介绍过了。
作者: 广东老骆驼    时间: 2010-9-19 14:36
交学费吧了............
作者: xiongmao3    时间: 2010-12-27 12:07
昨天在长沙清水塘古玩一条街也看到这套片,开价400,封套很旧,残,脆,象真的,
可惜片显得太新,片面光滑,无沧桑感

看来这东西还在市上害人啊
作者: starryguo    时间: 2010-12-27 13:50
谢谢分享经验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