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极限邮集的编组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郭毅
时间:
2009-8-11 20:59
标题:
极限邮集的编组之我见
极限邮集的编组之我见
四川 内江 郭毅
极限集邮在当今集邮展览中越来越受到参观者的喜欢和邮展组织方的重视。怎么使一部好的极限邮集在邮展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奖,一直是众多集邮爱好者所追求的梦。然而,由于中国的极限集邮起步较晚,极限片的片源和成品片年代及邮戳均较近,片源的珍稀度不够,所以,要想一部邮集在集邮展览中获得高奖,的确是很难的。
因此,我认为极限集邮的编组者要想使自己的邮集获得高奖,就不但要拥有大批的高质量的珍罕而早期的自制集限片,更要有比拥有极限片更多的集邮知识和编组技巧,这样才能使集邮的编组得到参观者和邮展评审员的认可。
对于极限邮集来说,它的编组方式只有专题和资料性两种(研究性邮集涉足的极限集邮者人数较少)。资料性邮集虽然好编些,但它受到的集邮知识研究深度的限制,邮集的编组只是一些资料性的罗列,是很难得到邮展评审员的认可的。所以,这种编组方式一般都难以获得高奖。
专题性的极限邮集虽然能在各级集邮展览上获高奖,但它要求邮集有故事性.有思想性,故事要求叙说恰当,合乎情理。这样一来就给邮集的编组带来一定的难度,比资料性的邮集要难得多。那怎样才能使一部制作完美的极限邮集获得广大观众和邮展评审员的认可呢?
笔者认为一部成功的极限邮集,它的贴片外观.前言.纲要及贴片的衬纸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这样才能受到观众和评审员的认可。同时我也建议和希望广大的极限集邮者能将资料性和专题二种极限集邮编组方式结合起来编组,互补长短。这样一来,邮集的编组效果我想会更好一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极限邮集获得高奖的机会多一些.大一些。当然由于中国极限集邮起步晚,发展慢,所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的极限集邮爱好者去不断探讨,研究,完善它的不足之处。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中国的极限集邮的明天一定充满阳光的。上观点不知对否,敬请各位师友指正.赐教
此文获得2008年广州市极限集邮研究会举办的全国论文研讨会三等奖。
作者:
nan
时间:
2009-8-11 21:25
“同时我也建议和希望广大的极限集邮者能将资料性和专题二种极限集邮编组方式结合起来编组,互补长短。”
资料性和专题是两种不并行的概念,此提法还有可以改进的余地。
就目前来说,素材的珍罕性还是第一位的。不光极限邮集是这样,其它类别也是如此,传统,邮政史,专题都如此。要拿高奖,素材绝对是第一考虑。实话实说,不同意的尽量反驳,不会有任何意见。
作者:
jonnygkp
时间:
2009-8-11 23:31
本帖最后由 jonnygkp 于 2009-8-11 23:45 编辑
对于极限邮集来说,它的编组方式只有专题和资料性两种(研究性邮集涉足的极限集邮者人数较少)。
这个说法不对,极限邮集分为国家或国家集团、专题、和研究三类。不能因研究性邮集涉足的极限集邮者人少而将其忽略!
------------------------------------------------
一部好的展品,我想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过硬且附合选题的恰当的素材,这是第一位的;
二是要有一附合逻辑的纲要,有了它,才能把素材有机地组成一部完美的邮集;
三要对素材进行细致的处理,包括对素材三要素的解读,同时对于早期经过实寄自然产生的极限片相关的邮政史进行说明,并作些适当的研究。当然,这些做法只是极限邮集组集的一种手段,而并非极限集邮的目的!!!
第四,才是邮集精美的外观,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不能因此而失分!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09-8-12 14:23
康平兄言简意赅,点出了编辑邮集的要点!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8-12 17:05
专题极限邮集不但要有好的恰当的素材,对所表达的专题知识比较通透的研究和合理的拓展也不容忽视。
作者:
unfans
时间:
2009-8-13 12:14
3等??????????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