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千年蜀道发起申遗
[打印本页]
作者:
zhu051
时间:
2009-11-9 10:32
标题:
千年蜀道发起申遗
剑门关.jpg
(99.06 KB, 下载次数: 10)
下载附件
2009-11-9 10:32 上传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千年之后,这条连接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的古代交通要道,堪比古罗马大道的千年蜀道,将通过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以得到更加完善的保护。
据有关报道,11月9日在广元举办的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成都、广元等蜀道沿线的11个城市将发起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倡议。
千年蜀道见证古代“邮驿”文明
千年蜀道是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比古罗马大道历史更为悠久。从广义上说,古蜀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沿线城市包括成都、西安、广元、汉中、宝鸡、安康、绵阳、德阳、巴中、达州、南充等川陕11个城市。蜀道在广元境内长达270多公里,是保存最完整、保留文化要素最充分的一段。
蜀道是“活态”的大型古代交通系统,沿线分布着众多自然与文化遗产。这条古道沟通起了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融会贯通着沿线不同底蕴的建筑、文学、民间文化,沿途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成为西部最有影响和最为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线路,也是跨越西南和西北最活跃和最兴旺的商贸线路。同时,蜀道交通邮驿系统及其遗存见证了中国邮驿制度的高度文明,是人类信息传播方式和古代交通组织的杰出代表,保存着秦汉至今丰富的历史信息,完整地记录了人类交通发展和多元文明融合的历史进程。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蜀道,不仅是中国的唯一,也是世界的罕见。蜀道延续至今已不是一条简单的交通要道,而是一条蕴含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文化线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是自然人文共生的标本,是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应将蜀道作为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加以保护。
蜀道文化线路有三个基本特征:在时间上是开辟最早、过程完整、延续至今的交通体系;在空间上是保存完整、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遗产走廊;在文化特征上是多个文明对话、开放融合和跨越地区发展的纽带。建议蜀道沿线城市组成申报世界遗产联盟,统一编制蜀道文化线路保护规划。蜀道可望列入预备名单。
据介绍,自1993年至今,全球已有法国“南运河”、阿曼“乳香之路”等7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文化线路宪章》60多个缔约国已确认了30多条文化线路以备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其中包括中国的丝绸之路、大运河两项。按照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评定时间表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蜀道和茶马古道均有可能作为中国第三批列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预备名单。为此,广元正在积极做好蜀道申遗前期工作,今年已先后7次组织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专家学者,考察蜀道剑门关段,形成了《蜀道文化线路总体研究报告》。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