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富春山居图》精编效果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1:09
标题: 《富春山居图》精编效果图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09-12-14 21:19 编辑

明年新邮最令人期盼的莫如“一书一画”,即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以及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兰亭序的片源有多种,绍兴谢冰冰友已作介绍并开始为邮友供片,该套邮票为两连票,贴票、制作没有更多悬念。
  相比之下,《富春山居图》全套邮票达六枚之多,且片源很少,目前仅见到1998年富阳邮电版一种套片,从“邮电”二字看,是在邮、电分营前出版的,因此也有1997年出版之说。因为原作很长,此套片将其分割成12枚片来展示,除第一枚《剩山图》外,每张邮票图分夸两张明信片,全套可配两套邮票,共制11枚极限片。全部制作完毕后,可余第一枚票和最后一张片各一。
  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风采,尽可能多地让出明信片的画面,每枚票怎么贴,邮戳盖哪个位置,就有了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人对书画题材有点迷恋,反复比对后,请谢冰冰操作,俩人化了整整一晚上功夫,完全按照邮票、明信片的尺寸比例,制作了全套效果图。在此全部上传,供各位欣赏,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之更加完善。
  1、第一枚:贴左上角,原片有5毫米宽的绿框,可尽量上移,占用一半片框,尽可能少贴掉点远山。邮戳盖右侧空白处。这样的结果只占掉了一点点远山,最大限度地让出了片图。此前也有的邮友主张贴右下或左下,贴右下盖戳没有空白处,贴左下盖去了片图上的房屋信息,感觉还是左上为好。

富1.jpg (84.08 KB, 下载次数: 28)

富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1:24
第二枚第1图:此枚只需贴左上角,占用一部分片框,就可将全部片图让出,邮戳盖右侧,一点也不挡住片上景色。

富2—1.jpg (70.54 KB, 下载次数: 32)

富2—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1:41
第二枚第2图:此枚相对比较复杂。现在这样处理的理由也是为了服从最大限度利用片图的原则。票图左侧省略了原画的一部分山体、景色,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将票移到最左边。如果贴左下角,又会遮去票上有的树木,而且盖戳后会把票上重要的书法信息挡去。片图中间有大片空白,完全用来贴票,邮戳盖右侧,对片、票信息几乎没有损伤。
  说明:每张片图在扫描时四周略有剪去,票图有蓝色底。已将真片尺寸的略增,真票尺寸的略缩考虑进去。

富2-2.jpg (75.27 KB, 下载次数: 22)

富2-2.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1:52
第三枚第1图:此片扫描时剪去较多,贴右上后仍可让出2毫米的片底色,盖左侧空白处。

富3-1.jpg (85.07 KB, 下载次数: 25)

富3-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03
第三枚第2图:贴左上,实际还可略往上贴一点,邮戳也可以盖在下方偏右一点,即两个小山峰的凹处。

富3-2.jpg (87.23 KB, 下载次数: 34)

富3-2.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15
第四枚第1图:贴右上,盖下方。实际还可略向上移动邮票,略遮去部分远山。另一种选择就是贴右下,但毕竟要挡去不少树木、河流的景色。相比其他各枚,此枚略显压抑。

富4-1.jpg (83.74 KB, 下载次数: 23)

富4-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18
第四枚第2图:贴左上,盖右侧或右下角。

富4-2.jpg (87.73 KB, 下载次数: 26)

富4-2.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27
第五枚第1图:此枚片图有效信息只有票右侧的一小部分,中间有大片空白,贴票时可让出片的边缘5 毫米左右,盖右下角,以平衡整个片图。

富5-1.JPG (54.75 KB, 下载次数: 31)

富5-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30
第五枚第2图:贴右上略下位置,让出树稍在票后,盖左下角,也起到平衡片图的作用。

富5-2.jpg (63.78 KB, 下载次数: 26)

富5-2.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36
第六枚第1图:贴右上,盖左侧。邮票与片图左侧景色形成呼应之势。

富6-1.jpg (67.07 KB, 下载次数: 23)

富6-1.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46
第六枚第2图:这枚片本来很好拿主意,贴左上,盖右侧。但是现在最难的选择是片左上有个印章,贴了左上就把片图的印章信息完全牺牲了。当然也可贴左下,盖上方,到底哪个好,请大伙发表意见吧。

富6-2-2.JPG (81.48 KB, 下载次数: 29)

富6-2-2.JPG

富6-2-1.jpg (72.88 KB, 下载次数: 30)

富6-2-1.jpg

作者: 秋刀鱼    时间: 2009-12-14 22:52
效果不错,学习了……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09-12-14 22:56
背格和余片:最后一枚明信片,几乎没有邮票上的信息,可惜的是邮票把原作上几个十分精彩的印章省略掉了。

明信片12,被邮票图稿省略去。.jpg (50.85 KB, 下载次数: 34)

明信片12,被邮票图稿省略去。.jpg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09-12-14 23:04
辛苦了。执着的精神真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
作者: junwuyou    时间: 2009-12-15 12:28
为时老师执着于极限的精神所感动,我辈还需努力。
作者: 陈明宇    时间: 2009-12-15 13:29
效果很好!本人努力学习中。。。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9-12-15 13:41
学习了,时会真是有心人!
我觉得为了成品片的整体美,除非万不得已,票还是贴在片的四角中相对最好的一角为佳。且邮票距离片相邻两边至少应保持2-3毫米。也许是个人的审美习惯,个人感觉第二枚第2图、第五枚第2图还是靠边贴更为美观。
关于盖戳效果,因为这套票调子是灰色的,这就可以根据片的具体情况,把戳适当地多盖一些压在邮票上。
个人浅见,呵呵~~
作者: 洪俊    时间: 2009-12-15 17:54
为时老师执着于极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还需努力。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2-15 18:01
第五枚第2图:贴右上略下位置,让出树稍在票后,盖左下角,也起到平衡片图的作用。
时永良 发表于 2009-12-14 22:30


这个应该再向右贴!
作者: jiukou    时间: 2009-12-15 18:02
第二枚第2图:此枚相对比较复杂。现在这样处理的理由也是为了服从最大限度利用片图的原则。票图左侧省略了原画的一部分山体、景色,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将票移到最左边。如果贴左下角,又会遮去票上有的树木,而且盖 ...
时永良 发表于 2009-12-14 21:41


这个还是贴在左下,戳盖上方为好!
作者: 陈保芳    时间: 2009-12-16 08:33
介绍得透切!!!!!到位!!!
作者: sherwin    时间: 2010-1-12 17:35
请问楼主,盖哪里的日戳最佳?
作者: flzhangxin    时间: 2010-1-12 19:38
总体感觉很不错,对第4和第6枚贴票位置觉得:
第4枚1图:票贴左下较好,如贴右上方,空间小,显得很压抑;
第6枚2图:票贴左上较好,以尽量减少对画面的遮挡。
作者: djm    时间: 2010-1-12 22:01
本帖最后由 djm 于 2010-1-12 22:03 编辑

谢谢时友辛劳。
赞成古月、曹会、张新意见:第二枚第2图、第五枚第2图还是靠边、第4枚1图:票贴左下较好,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1-14 12:55
时友对极限片贴票环节的探索精神值得提倡,只有走出了这一步,才能继续朝前迈进,特别是书法、绘画作品的贴票位的确定,更是有必要结合制片的特点、这类作品谋篇布局的要点进行必要的探讨。
今将片拿在手,就此谈谈偶的看法,感觉第二枚第二图左下图案比较丰富,票贴右下戳盖票上侧更好一些;与老胡的看法一样,第五枚第二图票向右移至片边更好,更符合制片常理;第六枚第二图舍去印章贴左上,观画面更加丰富,且最大限度保持了原作风貌,画面虽略感拥挤,仍较左下贴票视觉效果稍好。除此之外,时友的选择偶比较赞同。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0-1-15 10:38
谢谢各位提出的宝贵意见。综合大家意见,第二图第2枚贴左下较好;第四图第1枚如贴左下,江景及水上的小船、渔翁将遮掉,而这是古画的一个重要信息,其他各枚无法弥补,故还是贴右上相对好一点;第五枚第2图如贴右上角,重心太偏于一角,还有商榷的必要;第六枚选左上角应该是上策。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1-15 14:29
第五枚第二图,舍去左上印章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个人更倾向这种贴法。
作者: 延安集邮    时间: 2010-1-15 23:56
《富春山居图》本身是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设计邮票的时候将其分成六个部分,我个人理解这六个部分都是独成章节的。从第五枚第二图这张明信片的构图上看,片图右重左轻,那枚印章在片图上多少会起一些平衡作用。如果将票贴到右上角,会显得右侧重上加重,与左侧明显失衡。将票贴到左上角,则可使画面更趋于平衡。票贴左上或是右上,最终的成品评价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0-1-16 17:17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10-1-16 17:19 编辑

这枚印章在明信片12-3、12-5、12-9、12-11四次出现,而邮票图稿仅出现在第5图(右起)、第6图上,也就是说12-3、12-5两片上的印章已经没有意义,实际上12-5上的印章已被遮去了。第6图第2枚(配12-11明信片),已经没有大的异议,应贴在左上角,这个印章也被遮去了。唯一表现的机会就剩下12-9明信片也就是第5图第2枚极限片了,如果这枚票也贴在左上角,那么邮票上这枚印章的信息一个片都没有展现,是否有点遗憾?

File0309.jpg (3.59 KB, 下载次数: 37)

File0309.jpg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0-1-20 10:05
[quote]请问楼主,盖哪里的日戳最佳?
sherwin 发表于 2010-1-12 17:35

富阳版片盖富阳邮政戳,杭州版《剩山图》单枚片可盖杭州日戳或纪念戳。
作者: hxf    时间: 2010-1-20 15:44
学习了!!!
作者: sherwin    时间: 2010-2-17 14:34
请问楼主,盖哪里的日戳最佳?
sherwin 发表于 2010-1-12 17:35

富阳版片盖富阳邮政戳,杭州版《剩山图》单枚片可盖杭州日戳或纪念戳。
时永良 发表于 2010-1-20 10:05


时永良先生,我从杭州邮友处获知,杭州集邮界倾向于《富春山居图》部分原画现藏杭州浙江博物馆,所以原地(无论原地首日封还是极限片)首选杭州。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富春山居图》不管是富阳版片、杭州片或者邮政广告金卡,应该不以《富春山居图》所表现的内容地为最佳原地,而应该以现在其尚存部分原画的收藏地“杭州浙江博物馆”为最佳原地喽!
以上观点提出,供极限同好大家商榷!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0-2-17 17:47
富阳不仅是作品表现的内容地,也是作品创作地,黄公望晚年在富阳绘就了这幅名作,没有理由不能成为首选原地。至于馆藏地,无用师卷在台湾,台湾戳如何能盖?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作者: guosjiang    时间: 2010-2-17 18:50
首选创作地,馆藏地也是可以的,其次是邮票所表现的内容地,这是我的看法。
作者: sherwin    时间: 2010-2-18 22:00
时先生的意见能给极限同仁有所启发!
作者: 郭毅    时间: 2010-2-23 20:07
不错的配置,漂亮!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0-3-5 16:08
拜阅了!很好的贴票,时先生辛苦了!
作者: 洪俊    时间: 2010-3-5 19:11
对每一枚极限片都精心设计,精益求精。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