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汉口乱坟岗子 [打印本页]

作者: rp29    时间: 2010-3-27 21:07
标题: 汉口乱坟岗子
NELS版
Chine - Butte Funebre a Hankow
(Des cercueils sont parfois deposes au bord dun champ en attendant que la famille du mort ait assez dargent pour lui assurer des funerailles convenables ou pour le faire enterrer au lieu de sa naissance).

a.jpg (45.32 KB, 下载次数: 13)

a.jpg

作者: 阿ruan82522pen    时间: 2010-3-27 21:12
这枚多少钱?
作者: oldhistorys    时间: 2010-5-4 07:59
 
  翻开英军“王牌”部队的史册,一颗耀眼的战场“明星”就会夺目而出,它是英军的自豪,也是女王的骄傲。这颗战场“明星”,就是“格洛斯特营”。
 
  “格洛斯特营”编制在英军第29旅的序列中,已有150多年历史,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早在1801年英国征服埃及的殖民战争中,就以突破敌方重围,转败为胜的辉煌战绩受到英皇的奖赏,全营官兵荣获英皇授予的有“皇家陆军”字样的帽徽一枚。因此,该营官兵佩带两枚帽徽,有“皇家陆军双徽营”之称。但是这支转战世界各国战场、有着百年辉煌的部队,却消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手中。在朝鲜战争的雪马里战斗中,“皇家双徽营”被志愿军送进了坟场。
 
  1951年4月24日的第5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187师560团在雪马里使英军“格洛斯特营”成为瓮中之鳖。当年志愿军63军189师565团副政委王树林,曾带1个营配属560团参加了围歼“格洛斯特营”的战斗。50年后,老人为我介绍了全歼“格洛斯特营”的那场出色的歼灭战。
 
  雪马里,位于临津江南岸四公里处,北有235、314高地为屏障,南有414和675高地为依托,山势北低南高,易守难攻,是江南敌防御前沿的一个强固要点。守敌为英第29旅“格洛斯特营”配属英炮兵第45团第7连、哈萨斯骑兵第8连、重型坦克连,共有营属和配属火炮42门,纵深还有两个105榴炮营支援其战斗。
 
  24日拂晓,围歼雪马里守敌的战斗打响了。担任主攻任务的志愿军560团第2营及3营9连冒着敌十架飞机和炮火的轰击,以迅速隐蔽的行动接近敌人,向雪马里东北314高地和以西的无名高地发起突然攻击。本帖转自
老照片。在营长孟东元、教导员宋万平指挥下,以5连从左迂回、4连从右侧直插的战术,攻占了雪马里东北314高地。
 
  同时,6连在连长杜国平、指导员韩顺通的带领下,向雪马里西北无名高地攻击。敌固守顽抗,该连4次突击均未奏效,遂以3排迂回敌右侧,协同主力攻击。3排在排长牺牲、副排长腿被炸断的情况下,各班互相配合,密切协同,首先插入敌纵深,打乱敌防御,配合连主力,占领雪马里西北无名高地。战斗中,3排7班战士沙德喜一直冲锋在前,连续打掉了敌两个火力点,不幸负重伤倒下。其弟沙德广见哥哥倒下,抱起一箱手榴弹,在战友掩护下,冲到距敌前沿20米处,连续向敌投出了二十多枚手榴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后不幸被敌机枪击中,壮烈牺牲。5连发起攻击后,守敌顽抗,连续八次冲击未成,伤亡较大。“格洛斯特营”果然名不虚传。
 
  在这之后,2营又以9连在5连左翼加入战斗,同时令6连一排从5连右翼,向314高地进攻。英军在两面攻击下稍有动摇,2营乘机突入敌阵,激战30分钟,攻占了雪马里前沿制高地点314和以西无名高地。与此同时,志愿军560团第1营从雪马里侧后发起攻击。
 
  “格洛斯特营”遭志愿军前后两面夹击,终于支持不住,便在纵深炮火及335高地敌人掩护下,于24日晨趁大雾仓惶向南溃退。逃至雪马里南侧2954高地时,遭志愿军560团1营的痛击,又掉头回窜。该营以1连、3连各1个排向敌发起勇猛追击,俘敌60余人。余敌退回雪马里。
 
  英军29旅得知“格洛斯特营”被围,十分焦急,一面令其固守待援,令航空兵空投食品和作战器材,一面出动地面部队救援接应。
 
  24日上午,英军一个营的兵力,在十多架飞机、20余辆坦克的掩护下,从土桥场向雪马里开进,企图营救被围之敌。进至神岩里、新村一线,被志愿军561团3营阻击。3营以反坦克火器、炸药包首先将敌两头的坦克炸毁,使24辆坦克瘫痪在狭长险要的公路上。英军步兵失去坦克掩护,溃散而逃。3营奋起出击,歼敌一部,缴获坦克18辆,汽车十余辆。下午,英军以南朝鲜军65团又一个营的兵力和菲律宾营、比利时营,再次沿着土桥场公路向雪马里增援。志愿军561团3营,凭借有利地形,放过敌坦克,炸毁敌汽车,打击敌步兵。然后,以反坦克小组从侧后攻击敌坦克,敌坦克见势不妙,倒车后撤。结果,汽车与坦克、坦克与坦克互相倾压,自相伤亡。
 
  “格洛斯特营”危在旦夕。英29旅旅长不顾增援部队——南朝鲜、比利时、菲律宾增援部队的伤亡。以数十门火炮猛烈地向双方短兵相接的阵地轰击,每门炮发射炮弹多者上千发。同时命令其后续部队采取多波次轮番冲击。
 
  561团3营以少摆多藏、轮流出击的战术,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3营8连6班守卫的无名高地,是敌人每次进攻的必经之地。6班在副班长杜根德的带领下,连续击退了敌人的7次冲锋,击毁敌人汽车、坦克各一辆。最后,阵地上只剩下杜根德一人,仍坚守阵地。他先后用手榴弹、爆破筒等武器,打退了敌5次进攻,毙伤敌人30名,坚守阵地5个多小时。由于第561团3营的顽强抵抗,敌接应救援部队离雪马里被围的“格洛斯特营”相距只有5里,却不能会合,“格洛斯特营”丝毫没有摆脱困境。
 
  战后,南朝鲜出版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对此做了描述:“在‘格洛斯特营’遭到中共军第63军主力的集中攻击,展开苦战,午夜1时,敌边吹号边渡临津江攻打积城正面,其第一波次强袭积城南面的A连,连部被歼,连长安格少校被打死,连通信兵都空手参加搏斗,情况十分悲惨。接着,各连与敌展开白刃格斗,黎明,敌突破营的西侧357高地和东侧绀狱山(675高地)绝壁处,在后方雪马岭切断积城至广水院公路,中共军以一个团继续攻击营正面,营补给所被歼,同旅部的有线通信线路被切断,陷入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困境。这时,该旅用无线电命令‘格洛斯特营’死守阵地,并令第45炮兵营直接支援该营。该营在炮火支援下,继续与敌进行搏斗。炮营每门炮发射1000发以上炮弹,炮弹耗尽。下午,该营几乎弹尽粮绝。这时,美空军出动,轰炸包围该营之敌军,空投补给品,由于敌我混战,空军支援未能奏效。在这种情况下,该营坚守阵地直到当日深夜。
 
  “这一天黎明,菲律宾营受英第29旅指挥,7时30分开进广水院接受突破雪马岭(235高地东南3公里处)的任务,目的是同‘格洛斯特营’会合。10时,该营A和C两个连在积城至广水院公路两侧展开队形并进,在这条公路上英第8营1个坦克连以3辆M—24坦克为先导试图突破雪马岭。AC两个连于11时接近雪马岭前方的两个高地(349、366高地),但因敌依托高地进行顽强抵抗而受挫。公路上的坦克遇到敌军两个团的抵抗,突破再次受挫,离‘格洛斯特营’只有2.5公里,未能会合,于17时30分返回水院,该营虽然奋战一整天,但253高地的‘格洛斯特营’丝毫没有摆脱困境。
 
  “敌军投入增援部队中共军第188师,向左翼英第29旅首脑正面施加压力。富基利俄营在阿尔斯它营的支援下,继续保持临津江南岸阵地。比利时营集结在广水院南面,做好支援‘格洛斯特营’的准备。左翼‘格洛斯特营’因后方公路被切断,处于被围困状态,但他们浴血奋战,死守阵地,该营A连在昨天的积需南侧战斗中几乎被歼灭。B连只剩下1名军官和15名士兵。因此,营长令全营以雪马里西山235高地的营部为中心编成环形阵地,缩小防御正面,这时已完全孤立在敌军之中,与旅部相隔7公里,但该营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左翼‘格洛斯特营’仍陷于敌包圈内,6时虽接到撤退命令,但已经失去突围的良机,当时连伤员在内已减员到300人,弹药严重不足,因此,敌接近我阵地5米以内时,才许可开火。7时55分营长召集各连连长研讨撤退事宜,但没什么办法,只能请求炮兵和空军提供支援,掩护撤退。10时30分后,全旅已撤至“德尔搭”线,旅部通知:‘炮兵无法提供支援’。这时营长作出悲壮的决定,要求以连单位分散突围,到议政府集结,伤员留在阵地上。各连立即编组,A、B、C连向南侧雪马岭南下,D连沿着临津江方向逆流北上。营长卡恩中校、军牧雷维·S·戴维斯,军医H.P.希基上尉和卫生兵若干名同伤员留在235高地,目送战友撤退。”
 
  英军从雪马里以南土桥场方向接应连遭失败后,即改变方向,从西面朝鲜人民军战区向东横向攻击,企图从西面接应“格洛斯特营”。
 
  25日拂晓,英军以8辆坦克夹护着6辆满载步兵的汽车,由神岩里西北侧向雪马里增援,被559团9连堵截,9连采取打头截尾,中间突破的战术。经十几分钟激战,将英军5辆坦克、6辆汽车当场击毁,全歼援敌百余人,有力地保障了560团全歼雪马里之敌。
 
  在志愿军外围部队打援的同时,担任主攻雪马里任务的560团,已攻占了雪马里四周的几个阵地,将守敌压缩包围于235高地。25日8时,560团向“格洛斯特营”主阵地发起攻击。1连利用缴获的4门迫击炮和6挺重机枪,掩护部队发起冲击,首先突破235主峰防线,杀入敌阵。随后,9连也从西面突入,两个连协同作战,一举攻占了235主峰,全歼守敌。
 
  在全歼英军“双徽营”的战斗中,还发生了“孤胆英雄”刘光子,活捉63名英国佬的传奇故事,创造了朝鲜战争中只身一人俘虏敌军士兵的最高记录。
 
  在雪马里战斗中为了保证主力全歼英军格洛斯特营,63军指挥561团1营猛插沙器幕,准备抗击增援雪马里之敌。
 
  561团突然出现在雪马里之敌的侧后,使敌人惊恐万状,连忙调集飞机和炮兵向我穿插部队狂轰滥炸,妄图阻止我军前进。561团1营冒着敌人的炮火,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沙器幕,一举攻占了295.4高地,切断了雪马里格洛斯特营的退路,取得击溃敌人一个营,俘敌130人,毙敌50余人的战果。
 
  战场刚刚稳定下来,1营2连6班战斗小组长刘光子打扫战场,他只身一人沿沙器幕山梁搜索前进,突然发现一群英国鬼子畏缩在山坳里,他想抓几个活口,悄悄接近了这几个英国兵,猛然大声呐喊,那几个英国兵还没回过头来,一块大石头后面突然站起来几十个英军官兵。原来,刘光子发现的并不是英军的全部逃兵。几十张凶狠的面孔和几十个黑洞洞的枪口向他逼来,几支枪同时顶住了他的胸膛,一个英国军官用手枪对准他的额头。刘光子面对群敌,非常冷静,他乘敌不备,果断地拉响了手雷的保险,眼前的英军吓傻了,就在手雷即将爆炸的一瞬间,刘光子向后一缩身,把手雷扔向敌群,顺势滚下山坡。
 
  滚下山坡的刘光子被摔昏了过去。醒来后,他继续追赶英军逃兵,很快又追上了一群英军逃兵。这回,他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他毫不犹豫地用冲锋枪扫射,用手雷炸,打得英军晕头转向,呱呱乱叫,纷纷举手投降,听从发配。
 
  刘光子将子弹压满,一手扣着机枪扳机面对敌人,一手高举手雷,向我方押送俘虏。途中遭敌机轰炸,炸死逃散了一部分,最后到了后方一清点,还剩63名俘虏。就这样,刘光子以大智大勇创造了一个人活捉63名英国鬼子的战场奇迹,荣获了志愿军总部授予的“孤胆英雄”称号。
 
  雪马里战斗,志愿军63军歼灭英军第29旅“格洛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一个重坦克连,毙敌中校营长以下官兵129名,俘敌副营长以下459名。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俘虏英军961人,雪马里战斗占了近一半。此外,还缴获各种火炮20门、坦克18辆、汽车48辆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
 
  “联合国军”方面对雪马里之战曾作过这样记载“......左翼格洛斯特营仍陷于敌包围中,6时虽接到撤退命令,但已失去突围的良机。这时,营长作出悲壮决定,要求以连为单位分散突围,向南突围的A、B、C三个连没有一人到达友军阵地,在突围过程中全部丧生。”
 
  150余年历史的“皇家陆军双徽营”,从此寿终正寝了。
 
 
转自新浪军事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