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重庆首日日戳的“富春山居图”金卡极限片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27 23:08
标题: 重庆首日日戳的“富春山居图”金卡极限片
受本地邮友委托,现贴出该邮友专门为外地邮友制作的该题材金卡片,偶也顺便赚一帖。呵呵~~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27 23:09

作者: red_beans    时间: 2010-3-28 10:27
请问海棠溪跟这幅古画也有关联吗?
作者: haiyong    时间: 2010-3-28 10:35
请问海棠溪跟这幅古画也有关联吗?
red_beans 发表于 2010-3-28 10:27

海棠溪是不是此画当时在重庆的存放地!!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28 13:29
请问海棠溪跟这幅古画也有关联吗?
red_beans 发表于 2010-3-28 10:27

估计有关联吧,去问问制作者就清楚了。
这个嘛属于萝卜咸菜,各有所爱,个人不爱好这类制作。
作者: rocky    时间: 2010-3-28 15:18
是海棠溪的戳吖,我还默祷是安澜的也~~~~
不晓得20号有去安澜盖戳的没得?
作者: mis205    时间: 2010-3-28 18:31
我也帮外地邮友制作了盖上海收藏地和存放地日戳和纪念戳的片。
作者: junwuyou    时间: 2010-3-28 19:20
抗战胜利后,南迁的全部故宫文物(包括《富春山居图》),曾集中藏在重庆向家坡,坡下就是海棠溪。后从海棠溪码头驳运到朝天门码头,装船运回南京。后从南京下关码头乘军舰去了台湾。
历史是历史,至于做不做极限片,那就萝卜青菜个人所爱了,呵呵。
作者: 易东洋    时间: 2010-3-28 20:04
本人也受邮友委托,于当日去海棠溪加盖了此片。此画于民国时存于向家坡,本人于九十年代求学于向家坡,故熟悉此地邮件当时属海棠溪支局封发、投递。现在改名“陪都药业邮政所”,仍使用海棠溪邮戳。
作者: djm    时间: 2010-3-28 22:31
抗战胜利后,南迁的全部故宫文物(包括《富春山居图》),曾集中藏在重庆向家坡,坡下就是海棠溪。后从海棠溪码头驳运到朝天门码头,装船运回南京。后从南京下关码头乘军舰去了台湾。
历史是历史,至于做不做极限片 ...
junwuyou 发表于 2010-3-28 19:20

向家坡的房子是当年贸易委员会办公用房与宿舍,1946年文物回运的集中地。当时文物的存放,山顶放南线巴县文物,山腰放北线峨眉山文物,山底放中线乐山文物。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29 09:57
国宝装箱:

转运途中:

重庆渡口:

有人喜欢赶脚,也喜互掰,尤喜出言挑衅,更喜鹦鹉学舌,本不好片片,却常招摇各个网站,不了解国宝南迁情况,竟用上“贼”、“偷”等字眼,风月游戏?俺没那心思。
闲话少叙,展示两张片片让人见识见识。是钢是铁,试了才晓得。
作者: lzxdjwy    时间: 2010-3-29 13:50
国宝装箱:
255943
转运途中:
255944
重庆渡口:
255945
有人喜欢赶脚,也喜互掰,尤喜出言挑衅,更喜鹦鹉学舌,本不好片片,却常招摇各个网站,不了解国宝南迁情况,竟用上“贼”、“偷”等字眼,风月游戏? ...
李继烈 发表于 2010-3-29 09:57

呵呵,李老师,别为这个生气嘛,别人虽然不了解这些,但还是算胆子大,敢说撒,只能算心直口快,那句话没有往嘴巴上面那个重要部位绕个弯再蹦出来,仅此而已嘛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3-29 22:28
不了解历史请不要打糊乱说,不然,满口的金牙巴——尽开黄腔,招人笑话。据我所知,抗战时期,重庆海棠溪是故宫博物院临时院部所在地,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到达重庆时,就存放在海棠溪,后来,才存放在当时四川巴县的一品,即现在重庆巴南区一品镇。一品当时是巴县下属的一个场,后来为区级。至于安澜镇,原属巴县一品区龙岗场,1952年才从龙岗场划出,单独成立为乡场。1943年12月25日在陪都两路口中央图书馆举办了一次(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馆书画展览会),其中就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1947年南迁文物又汇集重庆海棠溪,然后运往南京。
作者: 王海    时间: 2010-3-29 22:38
争了半天,制作封来讲故事还可以,制作极限片,没有多大意义。
作者: 阆苑仙境    时间: 2010-3-29 22:59
越争越明了!!!!
作者: 时永良    时间: 2010-3-30 10:43
一幅富春山居图极限片搞了这么多的戳,还是极限片哪?无限片了吧,哈哈!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30 11:09
本帖最后由 李继烈 于 2010-3-30 11:43 编辑
争了半天,制作封来讲故事还可以,制作极限片,没有多大意义。
王海 发表于 2010-3-29 22:38

海友,“争了半天”从何谈起?偶的感觉是大家在介绍国宝南迁途中存放地的情况呢,没有争论。
偶猜测的是那个“济南”、“赶脚”、“互掰”,这个人在各网站的作为你应该知道。
个人虽没有那精力,也不好此类制作,在委托者票、片充足的情况下,制作一些收藏地存放地的戳片也还是有些意义,正如有邮友说的:


君不见“富春山居图”所制片有盖北京戳的、南京戳的、上海戳的、无锡戳的、杭州戳的、富阳戳滴......
偶不喜欢,不代表偶否决这个“存在”。
还是那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作者: snoko    时间: 2010-3-30 12:01
不说戳,这几片的图案跟邮票倒是很对位啊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3-31 12:46
“   已经是皇帝题跋的,估计不会再去那里。除非皇帝或者贼偷着带去过? ”

  这位先生说得非常好.很有见解。但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是奉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的最高指示而行,历尽艰辛,几经周折才到达陪都,得以保存至今,广大民众和极限集邮者才能有此眼福 。如今,公然被说成是贼偷着带去过,假如蒋委员长在天有灵,故国神游,“当然也包括当年守付这些文物的仁人志士,”看到此番宏论,不知有何感想。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31 14:04
老杨,懒得帮凑这不看门道看热闹的人,对于极限集邮,那是大西瓜掉井里啦~~~
作者: 王海    时间: 2010-3-31 16:02
一幅富春山居图极限片搞了这么多的戳,还是极限片哪?无限片了吧,哈哈!
时永良 发表于 2010-3-30 10:43

就是的,什么叫“极限”。做出来各种戳, 只能玩藏而已,叫做“极限片”,我是不去想的。
至于将制作相关原地封的概念放入极限片,那就去爱萝卜和白菜吧。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3-31 17:55
偶发帖时就曾说过,不爱好此类,偶也不评论此类制作。
这类具有流动性的题材,偶仅选择自己认为恰当的地方盖戳。
此类题材制片恐怕与制作原地封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能不能界定为极限片,偶说了不算,你说了也算不了。
是萝卜是白菜让制作者自己去品。
片有争议,帖发佳片欣赏栏似欠妥,不过,此处并非仅此一帖。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10-3-31 20:11
估计有关联吧,去问问制作者就清楚了。
这个嘛属于萝卜咸菜,各有所爱,个人不爱好这类制作。
李继烈 发表于 2010-3-28 13:29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0-3-31 20:36
同意“萝卜青菜”说,只是组集时适用性太窄,喜欢的不会太多而已。
假如有人要做一部关于重庆的极限邮集,非要拿这片来说事,何尚不可?
作者: 郭毅    时间: 2010-3-31 20:58
同意“萝卜青菜”说,只是组集时适用性太窄,喜欢的不会太多而已。
假如有人要做一部关于重庆的极限邮集,非要拿这片来说事,何尚不可?
古月 发表于 2010-3-31 20:36

就是,就是。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4-1 20:59
前言不答后语,有意思。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4-2 16:26
知道国宝南迁,还强词夺理,真是????    “ 这里不涉及谁搞的孰优孰劣问题。······那也是一种老知识的宣传。该搞,可中。”难道国家邮政总局(富春山居图)邮票,不包括宣传老知识。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4-3 18:47
“ 辩论嘛,那没道理可说的可不就会会说难听点?可不就是强词夺理嘛?尚属正常吧?”自娱自乐,那道也是。 但我认为:初到极限本受欢,自诩随陆善舌辩,可惜一粒耗子屎,坏了世上美味鲜。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4-3 20:30
老杨,算了,不要再理会这个人与极限片无关的言论了,在说偶借来这片片是啥偶也不好评论,也不愿意花时间同一个并不玩极限片的人耗费时间,其收藏我曾帖在了网上,终于还是被......
可以观察其各个跟帖,除了会自恋鼻子下面那进出口的东东以外,有真诚的讨论吗?偶很想贴出几枚其嘴里叼着的5元一枚的片片让其分辨一下版本,同时谈谈同图片有几个版本,对上面那连体的认识,有必要吗?人家自会在五分一毛一片的天地里获得芬芳,极限片并非啥高精尖,不屑一顾与人何干,热了网站自会找到一桶剩菜剩饭,难以毁坏世界美味鲜,别替古人担忧了。大不了咱们走人。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4-3 20:50
yeser .yeser.
作者: rocky    时间: 2010-4-7 16:20
老李、老杨,这个片当时不是存放在巴南区安澜镇都嘛,好像张秘说他要帮人去盖哪里的戳,不晓得盖没得?
毕竟这幅画也是宫的东西,海公公发表哈意见,我们还是虚心听到,莫切跟他紧到扯嘛,各人给各人找些气受哦。
作者: rocky    时间: 2010-4-7 16:21
老杨,算了,不要再理会这个人与极限片无关的言论了,在说偶借来这片片是啥偶也不好评论,也不愿意花时间同一个并不玩极限片的人耗费时间,其收藏我曾帖在了网上,终于还是被......
可以观察其各个跟帖,除了会自恋 ...
李继烈 发表于 2010-4-3 20:30

其实我是相当的佩服这个宝器的有个收藏的,可以到重庆找李顺强要签名了
作者: 杨长福    时间: 2010-4-7 17:55
石磊,不知道那天张秘是否去巴南区安澜镇没有。好像没去。
作者: djm    时间: 2010-4-7 19:20
映象中好像张秘的片也是海棠溪戳。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0-4-7 21:23
据偶所知,重庆极限会友自己没有盖这个戳制片的。
当天重庆有两人去了这个地方(其中包括张秘),均是受托专程前往为外地邮友制片。两位的盖戳水平偶见识过,你也看得见,那可说是两个哑巴睡一头——不摆了~~~~
据说两位手中没多余片源,不然,估计也会制作留个影。
这个纯属道听途说,各位,不必当真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