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老广州—象岗山上拱极台 [打印本页]

作者: cyc    时间: 2010-8-12 21:32
标题: 老广州—象岗山上拱极台
本帖最后由 cyc 于 2010-8-12 22:10 编辑

我之前曾经贴过一枚片,怀疑那是清代的四方炮台。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viewthread.php?tid=42854&highlight=%CB%C4%B7%BD%C5%DA%CC%A8



近日,我为了组集集中研究了一些地方史资料。通过对比一张光绪年间的《广东省城内外全图》发现了这枚片竟是今天南越王博物馆的所在地象岗山和上面的拱极炮台!

这张片的方位特点是站在城墙上向城外拍,城外除了这个炮台之外,右侧还有一个小山包。同时,城墙在这个位置呈一个拐角的走向。通过比对,清代广州城只有北段的城外有山,并且符合上述特征的只有大北门附近的一段,请看该清代地图:

A:地图标明“拱极台”,B:一个小山包,C:城墙拐角处,D:地图标明“菜园”, E:城墙,F:大北门及南边的大北直街


再看这枚片:
A:炮台,B:一个小山包,C:城墙拐角处,D:菜地,E:拍摄者站立的城墙


对照现在的地图:
A:就是现在的南越王博物馆、拱极炮台遗址,B:现在的五羊一带,C:现在的盘福路拐角处,盘福路就是当年拆城墙拆出来的,保留了城墙的走向,D:现在外语职中附近,E:盘福路,F:解放北路和盘福路交界处


清代地图、现代地图和明信片均可一一对应,那么远处的炮台可以确定为拱极炮台无疑!

知识链接:
象岗现时通常称为象岗山,是中国广州市以前的一座小山冈,因1983年在岗内发现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陵墓而闻名于世。
象岗位于广州市越秀山的西测,是一座高49.71米的风化石英岩山岗,东侧于越秀山主峰越井岗相连。其西面原有芝兰湖,唐朝时芝兰湖仍是一处避风塘,到明代已淤塞,现时象岗西面的芝兰里是其遗迹。
象岗曾经有固岗、席帽山、象山等称谓。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扩建广州城,合宋代三城为一,又开辟城北的山麓,拓北城八百丈,凿象岗为北门。从此,象岗于越秀山分开成一孤立的山岗,因凿山而拓宽的大北外直街(今解放北路北段),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出入广州城北的重要通道。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在岗顶建拱极炮台,与邻近的保极、永康(又称四方炮台)、耆定三炮台连成守卫广州城北的防线。20世纪五、六十年代,象岗划为军事用地,到七十年代楼宇店铺已遍布岗麓,仅存顶部犹如一孤丘。八十年代初将岗顶削低17米拟建公寓,意外发现赵眜的陵墓,经发掘后在原址建起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作者: 麦胜文    时间: 2010-8-13 10:17
很有力的论证。
我同意你的观点。

并非人云亦云,这才是怀疑与学问的态度!赞!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0-8-13 10:38
本帖最后由 车迷 于 2010-8-13 10:40 编辑

研究很深入! 可赞! 但现在的地图上的标示好像有些不对! B在广州博物馆的左下方, 与清地图对不上, 而A的位置应该再往北些. 不在南越王博物馆的位置.
作者: rp29    时间: 2010-8-13 11:21
象岗原来就是王陵的宝顶啊,老地图好
作者: rp29    时间: 2010-8-13 11:26
最好站在盘福路上朝A拍一张,不过要注意安全啦
作者: cyc    时间: 2010-8-13 12:07
A、B两点在现代地图上标的的确不太精确,应该靠北些。但现在从盘福路牌过去看不到象岗山啦,高楼林立。
作者: 车迷    时间: 2010-8-13 12:43
本帖最后由 车迷 于 2010-8-13 12:44 编辑

楼主的说法是对的, 只是现在的图标示不太准确, 而谷歌的图比较准!南越王博物馆在镇海楼北些.


作者: cyc    时间: 2010-8-13 12:49
现在拱极炮台还有部分遗址(借网络上的图)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10-8-13 18:31
认真考究,好
作者: rp29    时间: 2011-2-27 21:29
少有的拱极炮台照相版

a.jpg (32.07 KB, 下载次数: 57)

a.jpg

作者: rp29    时间: 2011-6-8 20:40
镇海楼上俯瞰某炮台,规模不算大。

a.jpg (100.83 KB, 下载次数: 69)

a.jpg

b.jpg (30.67 KB, 下载次数: 72)

b.jpg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