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无意之中找出的一个封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1-6-20 14:10
标题: 无意之中找出的一个封

今在家寻找一套85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的《恭贺新禧》台历式明信片时,无意之中就翻出了上片求戳的回程封。记得什么时后曾将上片给一邮友看时,邮友称偶那片上的戳钉是外国字钉!把偶给弄糊涂了。为正视听,贴出探讨~~~~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11-6-20 15:16
有实寄封为据,无可挑剔,好片!
作者: 王飙    时间: 2011-6-20 15:56
好东西。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1-6-20 16:07
不知说外国字钉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1-6-20 17:29
不知说外国字钉的依据是什么?
古月 发表于 2011-6-20 16:07

估计说的是那个年钉吧。我们有些同志很多事自己没弄明白,说话总不愿举证,凡事总是想当然的,然后就胡诌:“你的珠峰片是什么年代?这字钉是哪国的?不是伪品还是残次品!!!”。好耍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1-6-20 17:34
估计说的是邮戳定日旁边的藏文吧~
作者: 巴山    时间: 2011-6-20 17:59
双文字是有象......
作者: 古月    时间: 2011-6-20 19:04
估计说的是那个年钉吧。我们有些同志很多事自己没弄明白,说话总不愿举证,凡事总是想当然的,然后就胡诌:“你的珠峰片是什么年代?这字钉是哪国的?不是伪品还是残次品!!!”。好耍
李继烈 发表于 2011-6-20 17:29

偶分析也是年钉"86"惹的祸,说是外国字钉,言下之意即假戳。只要你到快乐网戳品大观园去看看,经常可以看到奇奇怪怪的戳迹~
作者: rocky    时间: 2011-6-20 22:15
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了,老李不必在意。。。。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1-6-20 23:29
本帖最后由 李继烈 于 2011-6-20 23:50 编辑


有可能吧,你别说,那弯弯拐拐的文字到有点像呢  

双文字恰好不太像,就一般的普通邮戳,不认识外文总该认识中文吧

老胡说得对,毕竟说的是钉吧,除了那年钉总不会是指那“30”的时间钉了。中国戳用外国钉即便钉钉能装入字钉框,也必假无疑。可用于极限片制作的普通邮戳,不需要去啥网看,越看老壳会越发

正因为不懂才会装懂,懂了还装啥进去啊  不然怎会有外国钉一说
作者: 程宇鹏    时间: 2011-6-21 09:31
都是凭经验 凭感觉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1-6-21 10:50
都是凭经验 凭感觉
程宇鹏 发表于 2011-6-21 09:31

感觉嘛不过是认识的起点,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而获得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有时也指经过系统整理的经验,即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结论。
比如长年收集整理的封、片戳中大量的这个“86”国标年钉一、国标年钉二以及少量的各地方标准年钉。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经验,凭感觉有时会误入歧途,凭经验自然可靠些。
作者: 海珠石    时间: 2011-6-21 11:41
感觉嘛不过是认识的起点,只能反映事物表面的个别特性,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而获得的,来源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有时也指经过系统整理的经验,即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科学结论。
比如长年收集整理的封、片戳中大量的这个“86”国标年钉一、国标年钉二以及少量的各地方标准年钉。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经验,凭感觉有时会误入歧途,凭经验自然可靠些李继烈 发表于 2011-6-21 10:50

名句。
这个总结受益匪浅,经验丰富又可与丛分享,这才是“老前辈”。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