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专印片越来越多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斌    时间: 2011-11-9 08:20
标题: 专印片越来越多好吗?
本帖最后由 胡斌 于 2011-11-9 08:21 编辑

随着专印片的与日俱增,现在制作极限片越来越容易找到片源了。这样发展下去,对极限集邮的向更高处发展有好处吗?令人担忧!
作者: 生肖2006    时间: 2011-11-9 08:31
各有所好,,,
作者: danhan    时间: 2011-11-9 09:03
何为自然何为专印?
今天的专印片就是明天的自然片
作者: 吴洪熙    时间: 2011-11-9 09:52
知道了邮票图案或了解了将要发行的邮票内容,为制作极限片而专门印制的明信片即为专印片。专印片绝大多数提前于邮票面世,所以笼统的称“票前片”没有意义。

任何收藏总有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追求之分,制作、收集极限片多是被其画面内容所吸引,但大多数收藏总是从易到难、从杂到专、从低到高的过程,极限集邮者中20多年来同样有不少爱好者走过了这一经历。
作者: leiyu    时间: 2011-11-9 10:11
专印片对于我这种极限新人来说,组集的难度小了很多,而且很多明信片的版式也不用到处查资料,确实很多便利之处。
作者: rocky    时间: 2011-11-9 10:16
专印片多了有啥好担忧的?入门门槛低了,底层基数大了,上面的才有更多的支撑,要不就那么几个人孤芳自赏,极限如何发展?
作者: mikeatsias    时间: 2011-11-9 10:34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作者: 陈霖官    时间: 2011-11-9 10:37
每当新邮票发行,能制片的自然片身价倍增。
有了专印片.多少能节制自然片价格无理猛涨,起到小平衡作用。
作者: 张跃斌    时间: 2011-11-9 10:40
4# 吴洪熙
我赞成吴会长的观点。罗卜、青菜各人爱好不同。制极限片的人,就是一个玩耍、收藏,不一定要上邮集参展啊!
作者: hwf    时间: 2011-11-9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tamp126    时间: 2011-11-9 10:57
专印片不可怕,可怕 邮戳 专印啊!
作者: 王飙    时间: 2011-11-9 11:04
何为自然何为专印?
今天的专印片就是明天的自然片
danhan 发表于 2011-11-9 09:03


作者: 邱易函    时间: 2011-11-9 11:05
有多少人可以拥有苏联版的秋霁图极限片。这就要搞专印。。。。。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11-11-9 11:22
专印片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现在专印片过多过滥了点。无片就印,有片也印,非得把每张邮票都制成极限片不可。
作者: milanwon    时间: 2011-11-9 11:29
专印片不可怕,可怕 邮戳 专印啊!
stamp126 发表于 2011-11-9 10:57

波波这话说得好.
作者: 梦山    时间: 2011-11-9 11:42
本帖最后由 梦山 于 2011-11-9 23:05 编辑

可怕的是邮戳也在堂而皇之的拍卖。
作者: 天涯邮子    时间: 2011-11-9 11:43
专印片不可怕,可怕 邮戳 专印啊!
stamp126 发表于 2011-11-9 10:57

专印片邮戳一定要真实,拒绝克隆!
作者: 一秋    时间: 2011-11-9 11:51
从发帖到现在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能引起这么多帖子的反应。由此可见专印片已经引起了极限集邮界的足够的重视。
作者: 李继烈    时间: 2011-11-9 12:03
专印片不可怕,可怕 邮戳 专印啊!
stamp126 发表于 2011-11-9 10:57

波波看问题入木三分,一语惊人!
表面的华丽难以掩盖内在的品质,这个恐怕才是需要多多关注滴~~~~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1-11-9 12:46
个人以为如果有票前对位片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甚至连票前片都很少找到,那么弄一点专印片,弥补一下缺失,未尝不可!说错了,欢迎大家指证!
作者: 正蒙轩    时间: 2011-11-9 13:55
现在每逢新邮发行,总公司和地方公司(多为原地)基本都会制作极限片,那些片就是专印片。
除了那些官片之外,我觉得个人最好就不要再印专印片了。
收集的话应该跟官方的邮品有点区别。
就好比首日封的官封和自然封。
作者: starryguo    时间: 2011-11-9 14:26
境界不同,需求各异,自然为上,专印无妨。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11-11-9 15:03
境界不同,需求各异,自然为上,专印无妨。
starryguo 发表于 2011-11-9 14:26

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所谓“专印片”,个人以为应以平常心看待~~。但有一条:专印片的收藏价值(当然包括组集参展价值)肯定无法与自然片(特别是发行年代久远、存世量少的)相比。
作者: rocky    时间: 2011-11-9 17:14
刘莽娃说得到位!
作者: liyufu    时间: 2011-11-9 18:17
境界不同,需求各异,自然为上,专印无妨。
starryguo 发表于 2011-11-9 14:26
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所谓“专印片”,个人以为应以平常心看待~~。但有一条:专印片的收藏价值(当然包括组集参展价值)肯定无法与自然片(特别是发行年代久远、存世量少的)相比。
赞成!!
作者: hwf    时间: 2011-11-9 18: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徐跃中    时间: 2011-11-9 21:09
专印片多了有啥好担忧的?入门门槛低了,底层基数大了,上面的才有更多的支撑,要不就那么几个人孤芳自赏,极限如何发展?
rocky 发表于 2011-11-9 10:16

同感!提高印制水平倒是真的。
作者: jxjy123    时间: 2011-11-9 21:21
有了专印片才能制造更多的极限片.
作者: stamp126    时间: 2011-11-9 21:22
偶觉得:总公司,地方公司制作的极限片,用的邮戳不管‘克隆戳’‘复制戳’,不管它用于集邮业务或者邮政业务,用戳至少属于邮政行为(不是个人行为),邮政承认这个戳子,对于集邮者来说,收集这样的片也可以作为一个品种来收集(如同总公司首日封)。(或许觉得不好的原因就是 印制数量太多,违背收藏领域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相信国外的公司片印制数量也不少,为什么大家却觉得好,因为购买渠道还不是想象中的同住地球村那样,购物无国界。)
     邮戳,邮票就是根基,明信片作为载体。为此痛恨专印片,根本原因在于根基出问题了, 载体不管多么珍贵,那有意义吗???
     回到清代,民国,为何国外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印制的明信片到现在却炙手可热。早期产生的极限片,木有过多的考虑他是否是专印片(按理说个人印制也算是专印片),因为根基大多木有出问题。
作者: hwf    时间: 2011-11-9 2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uyongkai    时间: 2011-11-10 06:43
专印片多了有啥好担忧的?入门门槛低了,底层基数大了,上面的才有更多的支撑,要不就那么几个人孤芳自赏,极限如何发展?
世界上高奖邮集中,有哪部不使用专印片的?把片分成这片、那片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是否和谐。
作者: 惠友新东方    时间: 2011-11-10 07:02
在可制片源相对匮乏时,可以将某一种(或几种)专印片作为一种片源的补充未尝不可,但在片源充足的情况下再成套、成箱的开发所谓的“票前专印片”,似有商业之嫌。
作者: 伊犁港湾    时间: 2011-11-10 11:23
请问各位如何辨别假戳,如果在极限网中出现假戳情况,请问网管应如何处置
作者: 彭千格    时间: 2011-11-15 21:06
可怕的是邮戳也在堂而皇之的拍卖。
梦山 发表于 2011-11-9 11:42

的确如此.在亚展期间,地摊上堂而皇之公开在出售邮戳.
作者: 彭千格    时间: 2011-11-15 21:47
再说专印片:君不见,国外早期极限片大多都是专印片呀!,只是人家起步早,时间长些而已.国人为组集需要,动辙数千上万元,不惜血本购入,提高珍罕性.这是"洋城白雪"的玩法!
     如今极限集邮如日中天,发展趋势一泻千里,如一味追求早期自然片,对普通邮者来说,捉襟见肘,望而却步,极限如何发展?队伍如何壮大?
    倒是专印片聚集了"下里巴人"之人气.专印片功不可没!
    象亚展的"阿福",景德镇瓷器的"鲤鱼盘",根本就没有自然片,如仅一味追求背景图而忽略主图,那真不知极限集邮到底该集什么?
作者: 石俨陈    时间: 2011-11-15 23:47
本帖最后由 石俨陈 于 2011-11-15 23:52 编辑

象亚展的"阿福",景德镇瓷器的"鲤鱼盘",根本就没有自然片,如仅一味追求背景图而忽略主图,那真不知极限集邮到底该集什么?”
还有景德镇的313机机(猫专业协会印的贺卡片,不过是近水知军事秘密);瑞金红中社旧址······何来票前片?
我正为怎制瑞金新华社片泣泣!!
作者: lizan7    时间: 2011-11-18 12:28
制作片子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理解,其实还能从量中取精的。
作者: 广东老骆驼    时间: 2011-12-4 20:16
已人优天.应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作者: wangzhao    时间: 2011-12-5 12:31
我的感觉是现在有些专印片有些太注重和谐性,搞得有点量身定做,对极发展限的意义不是很大了,为极限而专印,最后 淘宝上卖的都是手工费了
作者: mzm1008    时间: 2011-12-5 13:51
票和片是极限片的独立元素,是戳将两者联系起来的,对票和片是要关注的,对戳更要下功夫关注。片的珍罕好坏容易鉴别,而戳的辨别是要下功夫的,我在网上见过一些可疑的戳片,但是却招人喜欢,购者收藏,无可厚非,用于组集,玩玩可以,参展竞赛,就会吃亏。我想还是多关注一下戳比关注片更紧迫一些。
说了一些多余的话,浪费阅者的眼神了
作者: 自由人    时间: 2011-12-5 15:41
专印片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现在专印片过多过滥了点。无片就印,有片也印,非得把每张邮票都制成极限片不可。
娱片汤 发表于 2011-11-9 11:22

佳雄说的实在!我赞同。
票前刚知道图赶快专印,已失去了《极限》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意义,也就是说麻木不仁了。早干啥去了,何不早点编印待制也算。(中国事物已发行的各种明信片不是不多,太丰富了~以后也会陆续发行明信片)
“游戏规则”中说的复制存在的版本是给老外早期专印片冠冕堂皇的开的绿灯,它是一个圈套。
作者: 张福魁    时间: 2011-12-6 00:24
专印片有专印片的作用,其为吸引极限邮友功不可没,但其目前的集邮价值比较低,上高水平的邮集有点问题。
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法国不少40~~70年代的极限片成品,好多都是专印片
作者: 周国裕    时间: 2011-12-8 14:39
4#吴友说得在理"任何收藏总有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追求之分,制作、收集极限片多是被其画面内容所吸引,但大多数收藏总是从易到难、从杂到专、从低到高的过程,极限集邮者中20多年来同样有不少爱好者走过了这一经历。"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