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仕女图小型张极限片真伪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鸣    时间: 2012-6-19 22:40
标题: 仕女图小型张极限片真伪


今天收到一张仕女图小型张极限片,正面是黑白图,北面是民国片,印刷很淡,请大家看看真伪
作者: nan    时间: 2012-6-19 22:46
图太小了啊
作者: 杨鸣    时间: 2012-6-19 23:20
本帖最后由 杨鸣 于 2012-6-19 23:23 编辑



作者: 李奎领(1969)    时间: 2012-6-20 08:26
民国时有加长片,但是后面格式面只印刷一枚片文字,并排印2枚片文字,的确没见过。杨先生可闻一闻片上有无因年代久远产生的发霉味道,假片一般有印刷油墨味,而没有陈旧的霉味。
作者: 陈霖官    时间: 2012-6-20 14:33
全对位的原图卡?
作者: chinamc    时间: 2012-6-20 15:20
明信片上不会和邮票一样,把收藏印和题跋都删掉了吧?呵呵~
看看原画卷图:

《簪花仕女图》.jpg (420.92 KB, 下载次数: 12)

《簪花仕女图》.jpg

作者: 杨鸣    时间: 2012-6-20 20:57
本帖最后由 杨鸣 于 2012-6-20 21:04 编辑

6# chinamc


说得不对。你这幅所谓的原画片没有脚,而小型张和片都有。另明信片上每人的头发上都有百点(发夹),且鼻子都没有印出来,现在还有这么差的印刷厂吗?只印一张片骗人够成本吗?
作者: 黄欣    时间: 2012-6-20 21:49
背面格式是民国邮政明信片的格式
但是这种格式的片大小只会有标准早期美片或普4型邮资片那么大
从图上看 片长宽与后期明信片一样大
印刷网点也稍发虚
作者: 南剑    时间: 2012-6-20 22:22
我没有见到实物,不敢妄断,但是据我观察,我认为是:利用印刷品和民国时期北京风光连体片两要素通过现代装裱技术合成的。画面是早期印刷物裁下来的,再将民国时期的北京风光连体片格式面揭下来,两者采用装裱技术合成,片的四周磨损很不自然,明显是人为故意磨出来的,用意是消灭粘贴痕迹。
作者: 娱片汤    时间: 2012-6-20 22:28
民国片的基本知识有待普及
作者: 杨鸣    时间: 2012-6-20 23:02
本帖最后由 杨鸣 于 2012-6-20 23:10 编辑

[quote]我没有见到实物,不敢妄断,但是据我观察,我认为是:利用印刷品和民国时期北京风光连体片两要素通过现代装裱技术合成的。画面是早期印刷物裁下来的,再将民国时期的北京风光连体片格式面揭下来,两者采用装裱技术合 ...
南剑 发表于 2012-6-20 22:22 [url=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redirect.乚
我也是持这种意见,“片的四周磨损很不自然,明显是人为故意磨出来的,用意是消灭粘贴痕迹。”但我用放大镜反复看不出粘贴痕迹,且双面透视良好,一时拿捏不准,所以上网共同研讨。右下角没贴平,有一道皱痕,仅此—处败笔。左上角有个“8”字不知怎么回事。
作者: 杨鸣    时间: 2012-6-21 22:18
我今天用高倍放大镜又反复看了几次,还是认为作假的成份少。南剑先生说“再将民国时期的北京风光连体片格式面揭下来,两者采用装裱技术合 ”,我昨天同意他的观点,今天想来要将连体片面揭下来,要非常快的刀片非常高超的切割水平,才能十分均衡地将这么长的片揭下,装裱技术也要十分高明,但我用高倍放大镜又反复都看不到粘合口,片的正反面透视度很好,中间看不到粘液。所以我决定宁可错买,也不想失之交臂,感谢众多片友的提醒和忠告。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