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标题: 宋词专印片(完毕)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7 19:02
标题: 宋词专印片(完毕)
本帖最后由 金陵邮人 于 2012-9-21 17:23 编辑

销原地戳极限片如下:

1.晏初扬州创作地

2.秦观高邮武宁,精确原地

3.李清照 章丘原地


4.辛弃疾  创作地  江西鹅湖(与总公司戳一致就是盖的普遍不好)将就着看吧!

5.苏东坡   感谢武汉及黄冈当地邮友的热心帮助!

6 陆游  浙江绍兴鲁迅路
作者: 龍魂    时间: 2012-9-7 20:42
很好,好制作,期待更多,
作者: lys956    时间: 2012-9-8 10:23
1# 金陵邮人
张炜邮友:
何时能供应,一套多少价格?
李元生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建设路75号市教育局宿舍302
支付宝:liyuansheng50@163.com
联系电话:15359792926
E-Mail  liyuansheng50@163.com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8 11:48
这次是各地邮友代盖的,回来的2片,有一片不是很好,还有四片不知道盖的如何!暂不转让!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0 12:59
宋词专印片(9.10更新增加李清照.....)
作者: 张晋波    时间: 2012-9-10 16:53
是的,很漂亮啊!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0 17:15
谢谢夸奖,这些是从里面挑出最好的,在此展示一下!呵呵!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1 17:21
宋词专印片(9.11更新增加辛弃疾创作地.....)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2 21:30
辛弃疾的创作地,是在铅山县的瓢泉(今铅山县稼轩乡。归永平镇邮局管辖)。
资料记载,辛弃疾和陈亮在游玩鹅湖时并未有创作,而是在此之后,陈亮返回浙江,他们之间书信往来(而此时辛弃疾是在瓢泉居住),创作了多首佳作,而破阵子则是其中一首。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2 21:54
江西的事本应江西邮友最了解,询问铅山当地,答鹅湖所是精确原地,无独有偶总公司图卡销鹅湖戳,另追求原地办封某友也告诉我是鹅湖,综此三点我认可鹅湖,托当地朋友销鹅湖戳,只是盖的不好。
另友也可询问铅山吧,铅山人认可的不是鹅湖么?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2 21:55
江西的事本应江西邮友最了解,询问铅山当地,答鹅湖所是精确原地,无独有偶总公司图卡销鹅湖戳,另追求原地办封某友也告诉我是鹅湖,综此三点我认可鹅湖,托当地朋友销鹅湖戳,只是盖的不好。
另友也可询问铅山吧,铅山人认可的不是鹅湖么?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3:49
辛弃疾居瓢泉时间最长,作词173首,瓢泉的风景、建筑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词作风格多姿多样,情感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对于研究辛弃疾有着重要意义。辛弃疾居瓢泉时间最长,作词173首,瓢泉的风景、建筑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词作风格多姿多样,情感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对于研究辛弃疾有着重要意义。隐藏>>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3:58
同甫是陈亮的字。学者称为龙川先生。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虞美人》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4:03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4:03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4:10
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4:14
瓢泉作为辛弃疾的最终归宿,映下了词人仰天长啸的凛凛风貌,诞生了辛词中大量的名篇佳作。在存世的600余首稼轩长短句中,《 瓢泉之什》就占了170多首。在《带湖之什》的170多首词篇中,同样不乏瓢泉之赋,如作于1188年前后的《水龙吟·题瓢泉》、作于1190年前后的《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和作于1192年的《沁园春·长桥谁记?今古期思》等等。 优美的瓢泉山水,闲散的乡居生涯,并未消溶词人的爱国热忱,忧心时事的情怀仍常流露于字里行间。他曾表示:“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深切怀念早年“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戎马岁月。即使在醉梦之中也不忘统一大业,写下了“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感人词句,发出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烈吟啸。与此同时,田园的恬静和农民的质朴又使他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等篇,皆是辛词中描写农村生活的代表作。其中,脍灸人口的名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尤为历代所传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此篇叙述的是词人在仲夏之夜自瓢泉经岩前村至上饶黄沙岭途中的见闻,生动地体现了词人关心农业、热爱农村因而别号“稼轩”的初衷,当为千古绝唱。 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在瓢泉一病不起。


瓢泉作为辛弃疾的最终归宿,映下了词人仰天长啸的凛凛风貌,诞生了辛词中大量的名篇佳作。在存世的600余首稼轩长短句中,《 瓢泉之什》就占了170多首。在《带湖之什》的170多首词篇中,同样不乏瓢泉之赋,如作于1188年前后的《水龙吟·题瓢泉》、作于1190年前后的《念奴娇·瓢泉酒酣,和东坡韵》和作于1192年的《沁园春·长桥谁记?今古期思》等等。 优美的瓢泉山水,闲散的乡居生涯,并未消溶词人的爱国热忱,忧心时事的情怀仍常流露于字里行间。他曾表示:“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深切怀念早年“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戎马岁月。即使在醉梦之中也不忘统一大业,写下了“布被秋霄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的感人词句,发出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烈吟啸。与此同时,田园的恬静和农民的质朴又使他深为所动,灵感翻飞而歌之。《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等篇,皆是辛词中描写农村生活的代表作。其中,脍灸人口的名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尤为历代所传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此篇叙述的是词人在仲夏之夜自瓢泉经岩前村至上饶黄沙岭途中的见闻,生动地体现了词人关心农业、热爱农村因而别号“稼轩”的初衷,当为千古绝唱。 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在瓢泉一病不起。


http://www.huaxia.com/2003811/00057911.html
作者: 邹小亮    时间: 2012-9-13 14:17
http://www.huaxia.com/2003811/00057911.html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3 17:55
http://www.huaxia.com/2003811/00057911.html
邹小亮 发表于 2012-9-13 14:17


6枚晏初票收到,谢谢邹友!
作者: 黄石卓越王老吉    时间: 2012-9-15 11:07
很好,好制作,期待更多,
龍魂 发表于 2012-9-7 20:42

好制作,期待
作者: 白城风月    时间: 2012-9-17 00:29
好制作,要一套。谢谢!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17 12:16
好制作,要一套。谢谢!
白城风月 发表于 2012-9-17 00:29


暂无成品转让!
作者: 金陵邮人    时间: 2012-9-21 17:40
宋词专印片(完毕)




欢迎光临 极限集邮网 (http://www.chinamaxicar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