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1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民居》(一框邮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3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jhnzhr 于 2018-5-1 23:01 编辑

扫描仪范围关系,显示的面积已达97%。从购品到完工全系自己一手操作,有几枚片还是自己以往旅游途中亲手制作。邮集虽是一框,素材一般,但也感受了苦与乐,这也正是集邮的真谛吧。也希望大家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24#
发表于 2015-2-6 1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盛世收藏sssc 于 2015-2-6 13:39 编辑

我觉得一框不足以展示中国民居的全貌。题目太大了,而且章节显得过于空洞,不够深入,确切的说,只是向人们展示了房子的全貌,但是特征,结构,建筑工艺,等等,不够深入,没有能够展示传统建筑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建议题目小一点,比如《江浙地区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等,通过全貌,结构,布局,雕饰(江南传统三雕——砖雕、石雕、木雕),以及传统民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江南水乡都是临水而建,如何方便人们生活)等等来叙说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4-3 14:03 | 只看该作者
编民居的太多了,要有所突破才好。
22#
发表于 2014-3-10 17:47 | 只看该作者
——是邮集的文字,还是我发帖的文字?。。。。应该是你的眼力不行了。呵呵呵
21#
发表于 2014-3-6 08:41 | 只看该作者
林先生的城头山选用很好!它就是中国最早的民居,就在我地附近,我也去看过。我还没有想到。您的专题知识很丰富。向您学习了。
提点小建议。您用的这种字体看得有点费力。换一种字体。也可能是我这老花眼的问题。
20#
发表于 2014-3-2 11:2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编组邮集,对该邮集所涉猎的专题知识非常重要。
我也编组了一部一框的“民居”邮集。为了这部邮集,我看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民居建筑、历史方面的书籍,做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
我将中国民居按照地理方位分类。我认为,在分类上是科学的。由于邮品的欠缺(主要是我的经济力量不够,不是没有邮品!!)在邮集制作的平衡方面有些问题。

9999999.jpg (95.18 KB, 下载次数: 42)

9999999.jpg
19#
发表于 2013-9-25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城风月 于 2015-2-19 22:34 编辑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3:26 | 只看该作者
邮集的编排有很大的“逻辑”上的问题——

“中国传统民居”是不是也应该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民居?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民居?中国古城镇民居?革命圣地民居?难道它们不是“中国传统民居”?

如果是!那这种分类有 ...
层林尽染 发表于 2013-9-25 09:36

林友疏忽,请阅6楼,多谢指点!
17#
发表于 2013-9-25 12: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德生 于 2013-9-28 19:16 编辑

普23-2分“东北民居”邮票图案表现的是东北各地各民族民居的综合体。突出了东北民居就地取材,多以土坯垒墙,室内有土炕,可以生火取暖的特点。邮票画面图案共展示了4部分的内容。
     1.前面是院墙,这种院墙在我处农村到处可见。特别是在过去,院墙的好坏直接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贫富。这种院墙有的用草泥拉编,有的用土坯垒,十分坚固。
      2.院墙的前排是马架房,这种马架房类似于蒙古包的形式,在我处山里,往往就着山坡所盖。主要是过去种地的、放山的、打猎的等人所建的临时住房。这类房屋没有地基,不坚固,平面近方形,上不大都接近椭圆。房屋低矮,门窗较少,在山墙开门。
      3.院内第二排为典型的东北农村汉族的老式住房。这类房屋多坐北朝南,中间开门,一般均有前后门,重金一间为厨房,窗棂做得很精美,窗户纸糊在窗棂的外面,为了采光、透明,往往在窗户纸上抹上豆油,春节时有些人家还要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
      4.最后排是典型的朝鲜族民居,此类民居的外墙多用白灰涂成白色,房屋的草多是稻草,是披上去的,因此要用草绳结网罩在上面。秋天时房上嗮满了红色的辣椒,白红相衬,十分美丽。这类民居多带有外廊,前后门,室内大部分地方都是火炕,通常一屋内用拉门分隔成几个小单元。
      您第一贴片的最上面的极限片就是朝鲜族民居。

      贴上2枚朝鲜族民居片供参考。


      东北汉族人的民居


      东北山里的马架房




16#
发表于 2013-9-25 09:36 | 只看该作者
邮集的编排有很大的“逻辑”上的问题——

“中国传统民居”是不是也应该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民居?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民居?中国古城镇民居?革命圣地民居?难道它们不是“中国传统民居”?

如果是!那这种分类有意义吗?

概念上的总、分,成为了并列的“栏目”,是“专题知识”的贫乏,是对“民居”的无知。建议搂主好好学习一下中国历史、建筑、民居、民俗。

至于集邮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了。
15#
发表于 2013-9-21 23:47 | 只看该作者
9楼和14楼的观点很好,编组“民居”邮集应该拓展开一些。
14#
发表于 2013-7-5 09:10 | 只看该作者
民居建筑有很多的文化内涵,我觉的讲建筑,不能光讲建筑,需要把文化的东西和建筑结合起来讲故事,这样会认识中国建筑之所以区别于外国建筑的本质内涵,这样的话邮集可利用素材是很丰富了。推荐看一本书《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可能会对编组建筑邮集提供全新的思路。
13#
发表于 2013-7-3 11:46 | 只看该作者
为考证三枚邮票景点展示地、所属局所及制片,在邮票发行当天、之前,曾先后两次专程前往古镇踩点、制作。
虽辛苦,也有收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9:12 | 只看该作者
粗略看了一下,在已有素材情况下,建议改为【"中国民居巡视"或"中国民居印象"等】有道理。
如果不界定在普票范围内,老纪特、编号票、J、T票、编年票等中倒有不少可资利用素材。
就目前所用素材看,有些作为 ...
李继烈 发表于 2013-7-1 16:32

民居邮集一共编了4部,总体还是个思路和素材的问题。展示的这部素材一般,花费属于经济型,只是抛砖引玉,共同探讨。各位邮友真知灼见,大家一起学习受益了!
凤凰古城,票是自带;片是逛夜市古街淘得和邮局购得组合而成;戳是自盖。虽非首日,但其乐无穷啊!极限邮人的写真!


11#
发表于 2013-7-1 16: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民居≫邮票没有完全展示出全国各地民居,因此可以或将标题改为"中国民居普通邮票极限片"(当然要撤下几张非民居邮票极限片);或将标题改为"中国民居巡视"或"中国民居印象"等。

第一章其实 ...
吴洪熙 发表于 2012-5-14 19:15

粗略看了一下,在已有素材情况下,建议改为【"中国民居巡视"或"中国民居印象"等】有道理。
如果不界定在普票范围内,老纪特、编号票、J、T票、编年票等中倒有不少可资利用素材。
就目前所用素材看,有些作为适用素材恐有疑问。
比如:10贴片中“内蒙民居”一片,盖戳时间1987年,如果没记错的话,该片的发行时间当是销戳两年后才发行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核实一下。
12#片中的西双版纳普票,印象中,票图反映的是西双版纳橄榄坝村寨中的一个小乘佛教的寺庙,有无民居?需考证。
再有就是10#贴片中“凤凰古镇”一片,明信片反映的古镇民居并不在邮票反映的那条街上,换句话说,票、片展现的民居非同地、同景。
偶几年十几前也曾编组过几部极限邮集,体会是选择好适用素材入集是首要问题。
编组邮集虽然辛苦,但也好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6-8 07:24 , Processed in 0.0656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