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几枚广州片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6 13: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发表于 2009-7-16 1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uyongkai 于 2009-7-16 17:29 编辑

第一枚是现在的孙文博物馆(暂未对外开放,位于文明路)
我记得解放前大南路曾经有过平民宫,但不知道是不是第三枚的那样子
第一、第三和第四枚留给我吧。
3#
发表于 2009-7-19 17:2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枚地準確說是現在中山圖書館下轄的孫中山文獻舘,位于文德路,是開放的,我去過。現在仍然保持原貌。
4#
发表于 2009-7-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枚地準確說是現在中山圖書館下轄的孫中山文獻舘,位于文德路,是開放的,我去過。現在仍然保持原貌。
cyc 发表于 2009-7-19 17:25



全中!!!第一枚实在太好了!!!
5#
发表于 2009-7-20 11: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三枚“平民宫”,请参考以下资料(来源:广州文史网http://www.gzzxws.gov.cn/qxws/yx ... t20090623_13051.htm):

大南路是拆城墙后,在城墙基上开拓的马路,这里原来有一个大南门,所以马路亦取名大南路。清代以前,广州的回民大多聚居在光塔街,后来官衙从城外搬入城内,占用了一些回民的地方,就在南胜里辟了一个新的回民聚居点,因为这里原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清真寺(俗称“南胜寺”),直到民国初年,大南路是广州回民四个最主要的聚居点之一,其余三个在光塔路、法政路和濠畔街,广州人习惯称之为“四坊”。

在广州民间的诸多神诞中,华光诞是比较隆重的一个。广州有许多华光庙,大南路也有一座。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俗称火神。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粤剧界也有拜华光为祖师爷的习俗,原因是当时戏棚都是用竹木搭成,又以红船作交通工具,一不留神就要遭受祝融光顾,所以粤剧伶人奉火神华光大帝为祖师爷,以祁福消灾。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华光大帝的神诞,各处的华光庙都会举行热闹的拜祭庆祝活动,粤剧界也要大锣大鼓,演戏奉敬。

一座清真寺,一座华光庙,就足以把大南路变成一个人烟稠密的闹市了。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这是回民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回民聚集在清真寺进行盛大的礼拜,然后宰羊宰鸡宰牛,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伊斯兰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是教历12月10日的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牲,即宰牲献祭的意思。家家户户都要宰一只羊,或几家人合宰一头牛。

为了解决平民的居住问题,早在1929年,市政厅颁发《建筑平民舍原则》,规定建筑经费由地方公款拨出,如不足可募集补充,可利用庙宇及其他无用的建筑物拆卸作建筑材料,在城内空地或城外附廓的空地上建设“平民住所”、“平民宫”、“劳工住宅”等。选址要靠近贫民谋生地,为有工作但无住所的人提供栖息地;可酌情收最低的租金。

1931年8月,广州市第一所“平民宫”在大南路落成,内设廉价食堂、夜校、阅书报室、沐浴室、疗养室、游戏场等,甚至还有一些简易床位,可供贫苦劳工留宿。除床位要收取一定的租金外,宫内其他设施包括水电设施都是免费的。平民们有了一个聚脚的地方,都喜欢往大南路跑。

于是,大南路面对底层平民百姓的各种小商业,也随之兴旺起来了。有卖油炸鬼(油条)、芋头糕的“二厘馆”,有卖“郭什”(牛羊肉)的店铺,有卖茶叶、羊咩包、酥烧卖、饼子、馍馍等回民食品的小店铺,甚至还有回民牛栏。华光庙旁就有一家宽记牛栏(后改为有记),是回民经营的。回民的宰牛方法与汉人不同,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并由阿訇主持。回民通常只到回民开的牛肉档买牛肉。

因此,大南路的回民牛栏便成了专供回民牛肉的批发市场,城内不少回民的牛肉档,如禺山市场的刘波记、傅万合、马林记、周七记,惠福路市场的马沛记、杨七记、智栈,惠爱西路的马哈记,大南路的三合牛肉点档,都到大南路牛栏取货。坊间孩童有一首口水歌唱道:“回回身上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可见从事牛羊屠宰和饮食业的回民人数,相当之多。

1924年,南海平洲人梁远湛(少川)在家乡创办了宝生园养蜂场,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家养蜂场。民国初年每公斤进口蜂蜜,等于15至20公斤的白糖价钱,吸引了一些人尝试养蜂,但最初引进的意大利蜜蜂黄金种(俗称意蜂、西蜂),因为水土不服,怎么也养不活。后来梁远湛改为饲养中蜂为主,终于大获成功。

20世纪30年代后期,梁远湛带着他的蜂蜜来到广州,在永汉路(今北京路)开了第一家宝生园蜂蜜店,专售自养的纯正蜂蜜。后来店铺越开越多,总店设在大南路。梁远湛为了宣传宝生园的品牌,特意拍了一张照片,把一箱蜜蜂全引到自己的脸上,密密麻麻地聚成了一把垂至胸前的“络腮大鬍子”,简直可以与当时有名的“美髯公”于右任相媲美。梁远湛把照片悬挂在店内,果然造成轰动效应,人们争相观看,口口相传,“蜂鬍须”成了宝生园的生招牌。

1935年11月,梁远湛宝生园在大南路总店举办养蜂展览会,为期10天,陈列养蜂工具、图解、参考书等。这成了当年广州城中的一件盛事,每天都有八九千市民涌到大南路参观。直到今天,许多老字号的经营都陷入困境,但宝生园依然是一家集养蜂、加工、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广州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双料老字号国有企业,享誉省、港、澳、东南亚。当年的养蜂展览会,今天则变成了一条鲜花专业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6 04:08 , Processed in 0.0577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