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次亚洲邮展三部作品的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 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野生动物 (中国) 65   - 宋迎涛
2. 屋顶 (中国)  65  - 宋恒
3. 桥 (韩国) 72   - Chung Sung Ju


参加本次亚洲邮展的三部作品都曾参加过同级别及以上的邮展,成绩如下:
1. 野生动物——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没有她们的世界   (中国) 宋迎涛
  2003年第16届亚洲邮展   75分

2. 屋顶    (中国)  宋恒
  2003年第16届亚洲邮展   71分

3.桥梁造型的重要    (韩国)  Sung Ju Chung
   2004年西班牙世界邮展    75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23: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三部展品在5年以后再登亚洲邮展的舞台,成绩均出现下滑。
是展品本身落伍了?
还是极限类高水平的展品出现太多,跟不上形式了?
3#
发表于 2010-9-3 14:44 | 只看该作者
在同一级别的展览中,由不同的评审员评审,出现一级到二级的成绩之差,应属正常!原因很多,认识、看法不同等等都会产生这种现象!
4#
发表于 2010-9-3 17:4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的普及,扩展了人们的视野,缩短了人际距离,也增进了藏品流通。过去所谓的“珍品”或许是现今的“垃圾”。非常正常的现象。
5#
发表于 2010-9-26 17:28 | 只看该作者
1、从分数比较的情况看,很正常,前2部是亚展的成绩,后1部是世展的成绩,在分数基本同步的情况下,整体下滑,世展成绩高于亚展,理在其中。
2、专题编组模式的极限展品和专题集邮展品一样,不进则退,这是惯例。因为专题形式的邮集属于流行展品,就像流行歌曲一样,时髦一过,便事过境迁。
3、从极限集邮展品的三种编排方式的顺序看,一是国家和国家集团;二是专门课题研究;三是专题。第一种相当于传统类集邮模式;第二种相当于邮政史、邮政用品、传统集邮的综合体;第三种相当于专题集邮。显然第三种编组模式在档次和品位上远不及第一、二种,素材不进行大幅度的及时更新和提高,就会很快落伍,这也是对以外片编组专题极限邮集的同好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0 13:51 , Processed in 0.0470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