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时永良 于 2010-6-2 21:06 编辑
《昆曲》新邮发行在即,关于昆曲原地的确认和销戳也迫在眉睫。某一全国性集邮刊物在今年第五期“2010年6月新邮原地谈”中,把三枚昆曲邮票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的主图原地认定为文学剧本的创作地或作者的出生地,即分别是昆山陆杨、江西抚州、北京北新桥,把苏州网师园原地局凤凰街支局作为全套邮票的主题和主图的原地。
笔者认为,昆曲邮票是一套戏曲邮票,其原地应是昆曲的发源地和发展地,而不应该是文学剧本的创作地,这与人们把江西抚州作为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的原地,而没有人将牡丹亭戏曲原地也列入其中,道理是一样的。同样,邮票背景网师园也不能作为昆曲的原地,因为历史上网师园与昆曲的发源、发展没有任何关系,仅仅是邮票背景画上了它(凑巧有一张牡丹亭的明信片也是它)。苏州园林与昆曲直接有关的是拙政园的“卅六鸳鸯馆”,1983年昆曲大师俞振飞专文写到过它。
从昆曲发展的历史看,其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发展、成熟于苏州市。昆山千灯人顾坚是把昆山腔整理改进成昆曲的第一人。昆山市刻制的纪念戳和昆曲博物馆临时戳是较好选戳;成立于1921年的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于1956年的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前身是苏州昆剧团)是昆曲发展、成熟的两个标志性演出团体,目前它们的所在地邮编是215003,西中市邮政所(原为支局)是215003邮编区域的唯一邮政机构,它的投递局改为白塔西路,而白塔西路支局的邮编是215001;2003年11月成立的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邮政编码是215005。
现将本人收集的有关图片、资料上传,供邮友制作极限片时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