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6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娘惹文化)邮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2 12: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波西米亚 于 2009-5-14 13:48 编辑

首先,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峇峇娘惹”这两个词吗?  
  
刚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只是知道马来语的读音,什么是"峇峇",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结合的后代,男的叫峇峇(Baba,同“巴巴”),女的叫娘惹(Nyonya)。准确的说,峇峇娘惹(或土生华人)是指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和新加坡一带的明朝后裔,他们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与马来人混血,他们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来文化及西洋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峇峇们接受英国教育,从事洋务,着西式服装;另一方面,娘惹们留在家中做女红和玩纸牌游戏,即使是二战以后的殖民化日渐彻底,他们仍严格地承袭华人的祭祖与婚礼形式,峇峇家里的陈设也是中西糅杂的,既有起居室、饭厅,又有条案,上面安放着祖先的灵位或是神佛像;既有镶嵌欧洲彩色瓷砖的墙壁,又有螺甸镶嵌的楠木明式家具。
  
早期的峇峇,勤勉刻苦又善于理财,多半成为当地的富贾,而娘惹传承了中国妇女勤劳持家的特性,擅长烹调和女红,不管是多么有钱人家的女儿也要会做一手地道的娘惹菜和珠绣鞋。


峇峇娘惹文化是新加坡最具特色的文化,为了宣传这种本地特有的文化,他们在2008年发行了一套以娘惹珠绣为主题的邮票,珠绣就是用中国刺绣的方法,把各色珠子绣在纺织品上,组成花纹,珠绣技法复杂,图案立体,放在现在社会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曾经是娘惹们的日常服饰组成部分,现在在一些文化商店或纪念品店,仍然可以买到珠绣的服饰,其中以珠绣鞋最为美观。
  
以上背景知识都是我自己辛苦整理出来的,因为这里是邮票论坛,不方便发太多离题太远的,呵呵,如果朋友门有兴趣多了解这种峇峇娘惹文化,以及浏览他们最有特色的图片资料(特别是美食!)那么请来我的博客细看,哈哈!

  

图片背景:http://cid-5f79f4597a8d9628.skydrive.live.com/browse.aspx/%e5%b0%8f%e5%a8%98%e6%83%b9
  
小提示:以上资料都是波希米亚版权所有,请大家再需要转载的时候,知会我一声,特别是照片,跑了很多地方拍的,不容易,谢谢!

IMG_331527IMG_3315-99994IMG_331527IMG_3315.jpg (97.8 KB, 下载次数: 74)

IMG_331527IMG_3315-99994IMG_331527IMG_3315.jpg

IMG_331628IMG_3316-99993IMG_331628IMG_3316.jpg (94.6 KB, 下载次数: 53)

IMG_331628IMG_3316-99993IMG_331628IMG_3316.jpg

IMG_331729IMG_3317-99992IMG_331729IMG_3317.jpg (94.47 KB, 下载次数: 50)

IMG_331729IMG_3317-99992IMG_331729IMG_3317.jpg

Peranakan Museum Collection - Set of Stamps.jpg (98.05 KB, 下载次数: 70)

Peranakan Museum Collection - Set of Stamps.jpg
2#
发表于 2009-5-12 12:2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拜读了!增长了知识!谢谢!
3#
发表于 2009-5-12 12: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楼主是哪里的?名字很洋啊~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12:53 | 只看该作者
天津人在新加坡!波希米亚洋娃娃!
5#
发表于 2009-5-1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娘惹的后裔?
6#
发表于 2009-5-13 08: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名字很洋啊~
7#
发表于 2009-5-13 1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尧玉邮屋 于 2009-5-13 10:30 编辑

用您的以下邮票和明信片,销鱼尾狮公园所在地邮局邮戳制极限片,需要多少钱?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14:32 | 只看该作者
用我的邮票和明信片,就只收邮票和明信片的钱,没有其他费用


可以QQ:52953783详谈吗?怕在这里说钱的问题不太好,谢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4 13:49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关于制作新加坡极限片的帖子,我发在“世界极限”板块,请有兴趣的朋友去那里看
10#
发表于 2009-5-14 23:4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啦!!
11#
发表于 2009-5-15 17:3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历史知识介绍,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9-5-15 1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xzhtao 于 2009-5-15 18:12 编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算不算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呢?
我认为是的!就是有一点点变味……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4:16 | 只看该作者
属于衍生文化,不能用“变味”形容,我们的中华文化也允许文化的多样性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5 08:51 , Processed in 0.0539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