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民网上查了一下:陕西省凤县凤州镇在宝成铁路线上,距离宝鸡市100公里左右(公路s212)。大山区。风州镇有龙口邮政支局(邮政所?)邮编:721703 电话: 0917--4717600 注意:凤州镇没有凤州名称的邮局。只有龙口邮政支局,现在是支局还是所不好说。您可以再查查。核实一下心里更踏实。 |
![]() |
习仲勋合影3.jpg (74.44 KB, 下载次数: 58)
是的,还是多亏张老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前我都没有刻意去收集考证这个照片,也是想当然的理解为两当原地,后面看了张老发出的疑问,我才想自己那么多片,如果不是准确原地戳,是很遗憾的,昨晚一直在网上查资料到凌晨2点才最终搞清楚了,所以非常感谢张老的,也佩服您这种不随大流、立意求真的精神,现在考证清楚了,联系盖戳将是更艰巨的任务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张浦春 于 2013-10-5 04:45 编辑 我不说兰州,您能说凤州吗?(玩笑话) 看不清我是蒙着说的,我佩服您,“昆明飞翼”名不虚传。玩也要玩个明白。 |
还有下面一个网址也很清楚说明了照片拍摄的地点、人物、背景: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 ... 33955/16515382.html |
本帖最后由 昆明飞翼 于 2013-10-5 01:53 编辑 是兰州?张老可能看错图片上的文字了,那个不是兰州,是风州,兰州的繁体字不是这样写,我查了资料,准确的是陕西宝鸡市凤县凤州镇(凤州乡),邮票照片拍摄时间是1932年3月,两当起义是32年4月,到达两当是4月1日,当晚凌晨12点起义就开始了,之后的时间都是战斗、打仗,溃败撤退,所以照片不可能是在两当时候拍摄的,也没有机会拍摄照片,只可能是起义之前酝酿准备阶段才有可能照相,而在两当之前,习仲勋一直都在凤县的凤州镇上,只有这个期间才可能照相,所以邮票名称也叫“两当起义之前的习仲勋:百度介绍宝鸡市凤县凤州时候是这样写的: 1931年冬至1932年春,习仲勋、吕剑人等中共党员曾在此策划起义,同时百度“两当兵变”的介绍是这样写的: 1930年初,年仅17岁的习仲勋受党组织委派,到驻防在长武县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搞兵运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历程。 1931年,川军邓锡侯、黄隐师由甘南进占陇南一线。杨虎城命陕西警备第一师攻打川军,警备三旅二团奉命从长武县移防凤县,营部、一连、机枪连驻扎凤州,二连驻扎双石铺,三连驻扎甘肃两当县,习仲勋跟随营部进入当时的凤县县城凤州。 1931年冬,该营移防凤县。中共地下党员习仲勋,李特生、李秉荣、吕剑人等同志,随军进入凤县城。他们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在该营积极开展兵运活动。目的是为了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举行武装起义,把部队逐步转变为公开的红军武装,壮大红军力量。 我同时还查一个资料可以证明是在风县凤州镇拍摄的,看下面引用的关于两当兵变资料中的一段话: 第三、结识进步人士,建立秘密集会地点。党组织建立后,为了了解和掌握地方情况,便于开展工作,习仲勋同志就设法于地方有关单位接触,结识进步人士。该营司务长阎鸿章与凤州城内东门里文昌宫模范国民小学教师刘尚志(字希贤)关系甚好,习通过阎认识了此人。当时同刘相识的还有刘书林、排长张秋臣。习仲勋等与刘相识后,彼此经常往来,相互交谈,关系甚好。在多次接触和闲谈交往中,习仲勋掌握了地方上的许多情况,并发现刘的思想比较进步,对革命抱有同情心。于是,就同刘希贤、阎鸿章、刘书林、张秋臣结为“金兰”弟兄,拍了纪念照。从此,习仲勋就以刘家(独院,不易被发现)为秘密集会地点,经常召集地下党员在这里开会,研究革命工作,开展兵运活动。同时还以打猎、游玩作掩护,经常在凤州城外的南歧山、猴石山和张果老洞等地集会,交谈情况,布置工作。 上面红色文字中明确说明了习仲勋为什么拍了上面那张合影,和哪些人拍了合影,而这个合影最左边的就是习仲勋邮票取图。 照片为证: ![]() |
两当兵变前的习仲勋票图是依据一副照片设计的,照片拍摄地是甘肃省兰州市,据体是兰州的那个地方拍摄的不清楚。有如韦国清第一枚邮票一样。按照贯例,制做极限片应盖销甘肃兰州市照片拍摄地所在邮局日戳。以上是我个人认识,不一定对。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2 08:34 , Processed in 0.0528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