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所种植的水稻全都是杂交水稻,都啥年代了还用古老的种子? |
本帖最后由 石俨陈 于 2013-10-24 19:08 编辑 大家都有相互学习的经历,我不过是在乡镇工作时间长接触水稻久矣。 借帖顺告邮友:育种邮票制片大家都知道可用湖南江西海南相关原地戳制,还有一地盖制也是佳原地----江苏苏州(详盖苏州何处日戳?请苏州邮友告或百度)40年前的金秋10月,袁隆平就是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上,正式宣告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此后揭开了全国杂交水稻育种,推广种植....... |
多谢夏管和陈强友指教,学习了! |
本帖最后由 石俨陈 于 2013-10-24 11:16 编辑 是杂交水稻品种,不过不是湘赣等地栽种的籼稻, 传图片是粳稻.可制片,但不能用湘赣川渝鄂及皖等籼稻产地日戳制. |
余姚临山片上应该是秀水134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03 品种名称:秀水134(原名:丙06-134)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余姚市种子管理站 品种来源:丙95-59//测212/RH///丙03-123 产量表现:秀水134经2008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5.0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9.7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8.6%,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7.4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5公斤,比对照增产10.1%。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剑叶较短挺,叶色中绿,茎秆粗壮,叶鞘包节;分蘖力中等,穗直立,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壳较黄亮,偶有褐斑,无芒,颖尖无色,谷粒椭圆形。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2.2天,比对照长0.5天;平均株高97.0厘米,亩有效穗16.8万,成穗率73.8%,穗长16.2厘米,每穗总粒数143.9粒,实粒数131.7粒,结实率91.6%,千粒重26.1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8-2009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级,穗瘟2.1级,穗瘟损失率0.9%,综合指数分别为0.7和1.3;白叶枯病3.0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8-2009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2.5%,长宽比1.7,垩白粒率27.0%,垩白度4.0%,透明度2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6.6%,其两年米质各项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和2等。 |
第3枚永康那枚是“甬优12 号” ,2010年浙江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15。品种来源:甬粳2号A×F5032。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上虞市舜达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是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新组合, 属密穗株型,具有强根、壮秆、长鞘、穗大、粒多、超高产水平等特点。 |
好片源,以片定,制成品,那才好! |
第二张手捧稻谷的像是![]()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2 10:22 , Processed in 0.0697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