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民国时期片,制猛禽(二)- 苍鹰

查看数: 1953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3-12-19 11:07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xiongmao3 于 2013-12-19 11:11 编辑 民国时期日尚美堂出版《鸟类 三》中的单片

回复

陈明宇 发表于 2013-12-20 10:13
漂亮,欣赏!
wangzhao 发表于 2013-12-19 21:50
苍鹰就是鹫鹰科,片应该是对的
flzhangxin 发表于 2013-12-19 21:00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13-12-20 08:10 编辑

片上写的是鹫鹰类 ,是中文还是日文?如是鹫鹰科则有以下条文注释:
  鹫鹰不是一种具体鸟类的名字,而是一种鸟类科目的名字,称为鹫鹰科。本科鸟类主要有大冠鹫、林雕、凤头苍鹰、松雀鹰、赤腹鹰、灰面鹫等六种。

大冠鹫:俗称蛇鹰,经常於天气好的上午约10点时利用上升气流而盘升,盘巡於瓦鲁斯溪谷间巡弋,是台湾第二大的猛禽,个体小於熊鹰。野外通常以其声音来辨识其出现的方位,边飞边叫,一方面宣告领域另一方面则为觅食而发出鸣叫声。

林雕:体色较黑,在台湾各地都难以发现之时本区仍以稳定的族群出现,实在令人感到欣慰。8月19日林雕出奇的捧场,现身三只且盘旋於乡公所造林地达半小时之久未曾离开,其飞行於山坡上时时而接近我们时而远离,特别是近距离观察时,翼端的小翼不时像手掌般张开且鸣叫於山林间,声音为自喉部发出的音。

凤头苍鹰:常常表演定点振翅的凤头苍鹰,空中飞行时腹部之覆羽呈白色的绒毛相当飘逸。个体约与鸽子一般大且似灰面鹫,但少了灰面及眉斑,偶尔可以听到声音,尤其在繁殖期时更常鸣叫。其在森林间穿梭自如不会撞树的本领,使其便於在森林内捕食。

松雀鹰:族群量稳定,个体较小且体色灰白,经常与小雨燕飞行在一起,大小与红鸠个体相似。虽为猛禽,但曾见过被一群小雨燕追著高窜而上的有趣画面。

赤腹鹰:在山区要看到赤腹鹰过境实属不易,但有时会因为风大,在过境期看到少数几只。体型较松雀鹰小些,胸部红褐色、飞行时翼下白色仅飞羽外缘黑色,为其主要辨识特徵。

灰面鹫:在过境期有时会因风向或暂时迷途而在大武山区出现。体型较凤头苍鹰小些眉毛白色脸颊灰色侯中央有一黑色纵斑,是主要的辨识特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2 02:17 , Processed in 0.0480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