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拟定于2025年6月21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为:大盂鼎、中山王 铁足鼎、石鼓·吾车刻石、琅琊刻石,小型张图案名称为:何尊。全套邮票面值4.80元,小型张面值6元。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为套票590万套,版式二69.3 万版,小型张470万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古代书法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哲学观念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书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五种主要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并且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价值。青铜器、碑、帖都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铭文和碑刻因其材质的坚硬耐久,成为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形式;而帖则因为便于复制和流传,使得书法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本套邮票精选五件文物,通过其青铜铭文与石刻文字拓片,传递千年篆韵。大盂鼎因作器者为西周康王之臣盂而得名,以其浑厚庄重的金文位列首枚,笔画丰腴挺拔,堪称西周早期金文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战国中山王 铁足鼎的外壁刻满了77行铭文,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的战国青铜器,铭文展现绮丽飘逸的装饰趣味,是先秦古文字精品奇珍;石鼓是形似圆鼓的一组花岗岩刻石,秦人曾在十面鼓形巨石上刻下十首四言诗,记述君主的游猎盛景,吾车为其中一面,石鼓文作为石刻之祖,记录了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笔意;琅琊刻石则留存李斯小篆的典范,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的典范之作,虽仅存秦二世诏书部分,仍可窥见“书同文”的历史印记。小型张选用西周何尊,其“宅兹中国”铭文不仅是“中国”一词最早实物与文献见证,也成为中国邮政标志的设计灵感来源。 邮票采用胶雕套印工艺,内图底色通过立体雕刻纹路模拟拓印效果和质感,边饰颜色模拟纸张纹路,使邮票内容更贴近真实拓印效果。小型张采用影写印刷工艺,画面清晰,层次丰富,通过全专色分色印刷提高邮票防伪性。图内“中国”二字设计荧光效果,邮票边饰“宅兹中国”采用金色直压工艺,通过纹理效果体现青铜器历史感。右侧青铜器用色沉稳,层次鲜明,体现出何尊的神秘厚重感。 该套邮票由邢文伟设计,小型张由马立航设计,干止戈编辑,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邮票胶雕套印,小型张影写工艺印制。 该套邮票将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集邮网厅、中国邮政手机客户端、中国邮政微邮局集邮微信商城和中国邮政商城微信小程序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为了更丰富地展现邮票内容,中国邮政还将通过“中国集邮邮票百科”微信小程序发布数字化内容,可使用AR功能观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6 20:50 , Processed in 0.046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