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车迷 于 2009-2-27 13:44 编辑 以上的片可能是两座不同的塔. 陈友的应是广东英德文峰塔, 因塔后有高山(赤岗塔背后应没有大山), 塔在平地上, 而不是建在小丘上, 与郭友的片不同. |
本帖最后由 海珠石 于 2009-3-2 16:50 编辑 正是广州的赤岗塔: 这就是20年代赤岗塔老照片,与郭康平那张彩片角度基本一致: ![]() 今天的赤岗塔: ![]() |
此塔究竟为何塔,还请高手指点迷津. |
<![]() < ![]() ![]() 广州赤岗塔</P> < ![]() ![]() 存疑塔 </P> |
<![]() ![]() (图片:广州赤岗塔。此图实物为广州罗海泉先生藏品)</P> < ![]() <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4 11:42:46编辑过] |
我查了一下,刘晓东的判断有一定道理,可能是广州的赤岗塔,(修复前的)可比较一下.
![]() |
<B>以下是引用<I>lxd</I>在2008-12-22 16:32:11的发言:</B> < ![]() ![]() < ![]() |
本帖最后由 陈进权 于 2009-2-19 08:36 编辑 <P> ![]() ![]() ![]() <P> 广东英德文峰塔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筑形式独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正面之感。该塔为出檐平座空心砖塔,座南向北,八角九层,高48.5米,每层均有8个圭形门,东南西北四门均通塔心,其余四个门为外壁龛,有塔刹。首层高5.48米,外围周长34.4米,塔身厚3.4米,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以上逐层楼列递减。平座上窄下宽,用6层狗牙式砖叠涩出檐,后用同样方法还原,加砌7层平砖,再用了层狗牙式砖叠涩上平座,每角隐砌出一个半六角形柱,砖柱之间呈栏额式。二层以上建筑方法与首层大致相同。据知情者说,原塔身每层铺有楼板,并有梯可供攀登至最高层,因年代久远,楼梯现已全毁。 据《英德县志》记载:“文峰塔在南岸,高九层,与鸣弦峰对峙。天启间(公元1621—1627年)邓允遂、李裕、吴应乾募建”。 该塔距今已380余年,曾两次遭受雷击,北面一行狗牙式砖被击落,但塔身保存尚好。1981年首次修缮塔基,1992年、1994年又先后加固塔基、塔座、护坡和修建码头。1998年因飞来峡水库工程影响塔基护坡,加固了码头两旁护坡。现在,除塔身略微向东倾斜外,文峰塔雄姿依旧,见证着英德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P> <P>(图片和资料均转载网上)</P> 1、外形相似,八面九层,圭形门(琉璃塔是拱门),塔刹很相似。 <p> 2、南山位于英德南端,屹立于北江河畔,与北江南岸的文峰塔隔江呼应。上图右面的南山与明信片图背景也相似,只是角度不同。 <p> 3、粗略比较,请师友进一步探讨。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2 16:35:11编辑过] |
<![]() ![]() ![]() </P> 1854年,美国驻华全权委员到达江宁(南京),其随员法斯等参观了大报恩寺琉璃塔。他们也许是最后一批见到该塔的外国人。从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琉璃塔已是面目全非了:……到达这座桥,琉璃塔就清晰可见了……它矗立在城壕的外边,城墙的南边。它的四周是一块面积有几英亩大的方形空地。空地的外围建有高大的佛殿和僧房,但现在都被毁坏,倒在地上了。巨人似的偶像被打成无数的碎片。琉璃塔立在一块八十英尺见方,十二英尺高的坚实的石台上。方台的四周有石阶梯,梯阶是很大的平滑的砂石石板,上面有精美的雕刻。塔本身是八边形的。它的主体结构是由精美的红色的纹石建成的;而外层和各不相同的九层塔身的突起部分的顶面都敷以绿色的琉璃砖。每一层的各个角上挂着一个铃,各个边上挂着用鱼胶做的灯笼。从圆顶的中心开始,向上竖起一个30到40英尺高的塔尖,塔尖的四周围绕着许多大铁圈,最顶端之以一个直径约为14英尺的镀金的球。第一层的外表没有琉璃砖,但是,它完全是由大块的沙石构成的,每边都有一个巨大的浮雕佛像,其形象栩栩如生,显示出熟练的雕刻技巧。这座八角琉璃塔的进口是四个高约八英尺,宽约六英尺的拱门。塔壁约有六、七英尺厚。拱门的每一边立着三座很美丽的浮雕大佛像,佛像上都还精心雕刻了各种图案。朝塔上望去,也能看到类似的拱门,但没有刻上第一层那样的图案了。不久以前,一个螺旋形楼梯一直上伸到塔顶,给观赏者以一个爬上塔顶去欣赏世界上所能看到的最精彩、最美丽的风景之一的机会,可是现在它已躺在塔底变成了一堆垃圾。破坏并不至于此。庄严的雕刻佛像,从头到脚都被破坏了。前代人通过金冠、灵杖以及其他的装饰物赋予这些活生生的神以巨大的威力,而今,这些金冠,灵杖以及其他的装饰都被打得稀巴烂;这些佛像一度足以支配虔诚的菩萨崇拜者的迷信的力量,现在不但不存在,反而变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面对这个巨大而无比壮丽的建筑物的毁灭和破坏,人们不免感到悲哀,虽然这塔依旧还静立在原地,无声地谴责内战的罪恶。不久,大琉璃塔最终被彻底破坏。 (摘自网上史料)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1 14:27:00编辑过] |
<![]() < ![]() < ![]() < ![]() < ![]() < ![]() < ![]() < ![]() 英军之后,琉璃塔毁于1856年"天京之变"~ 图片中的白色宝塔,九层八面,正好与英军剥取琉璃之后的"琉璃塔"相吻合。</P> < ![]() < ![]() <P>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P> <P>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P> <P>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P> <P>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所以该照片成像于1842~1856,是完全可能的!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23:50:03编辑过] |
<![]() < ![]() < ![]() < ![]() < ![]() < ![]() </P> |
5U6dl2UR.jpg (40.99 KB, 下载次数: 55)
这是哪里的塔?(有图)
W7zb1vjf.jpg (32.07 KB, 下载次数: 61)
这是哪里的塔?(有图)
希望把以前那个专题塔帖子恢复。 |
<![]() 据史料记载,它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所建,工程耗时近20年,耗资248.5万两银子,役使工匠近10万余众。宝塔共有8层9级,高约78米,是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由巨大的白瓷五色琉璃砖构件堆砌而成,每砖均刻有佛像等图案。据传,塔建成后,九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一寸左右,白天,此塔与日争辉;夜晚,则又烟火腾龙,煞是壮观。据史书记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1958年在附近出土了大批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目前国内唯一有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该塔绝妙的琉璃艺术,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建筑艺术成就。同时,金陵大报恩寺塔的建成,也反映了我国明代初期的经济实力以及劳动人民的超凡智慧。 经有关专家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和论证,南京市决定在原址、按原样、原风格重建大报恩寺塔,同期还将完成大报恩寺塔遗址公园。据悉,大报恩寺塔的重建将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高水平建设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明代的大报恩寺塔是古城南京的象征,重建是对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专家称,建成的大报恩寺塔将成为南京旅游的新亮点,向中外游人充分展示南京古都的建筑艺术、宗教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综合魅力。 </P> < ![]() < ![]() ![]()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10:12:18编辑过] |
<B>以下是引用<I>陈进权</I>在2008-12-20 7:18:37的发言:</B> 哈哈! 我以前把它抄了下来: <p>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负盛名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与古罗马大斗兽场、古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并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 <p> <p> 据史料记载,它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所建,工程耗时近20年,耗资248.5万两银子,役使工匠近10万余众。宝塔共有8层9级,高约78米,是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由巨大的白瓷五色琉璃砖构件堆砌而成,每砖均刻有佛像等图案。据传,塔建成后,九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一寸左右,白天,此塔与日争辉;夜晚,则又烟火腾龙,煞是壮观。据史书记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1958年在附近出土了大批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p> <p> 金陵大报恩寺塔是目前国内唯一有史料记载的琉璃宝塔,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该塔绝妙的琉璃艺术,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极高的建筑艺术成就。同时,金陵大报恩寺塔的建成,也反映了我国明代初期的经济实力以及劳动人民的超凡智慧。 <p> <p> 经有关专家历时一年多的调研和论证,南京市决定在原址、按原样、原风格重建大报恩寺塔,同期还将完成大报恩寺塔遗址公园。据悉,大报恩寺塔的重建将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高水平建设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p> <p> 明代的大报恩寺塔是古城南京的象征,重建是对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专家称,建成的大报恩寺塔将成为南京旅游的新亮点,向中外游人充分展示南京古都的建筑艺术、宗教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综合魅力。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0 10:05:53编辑过]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3 16:03 , Processed in 0.0624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