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今年第十期《中国集邮报》的学习

查看数: 6610 | 评论数: 2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09-3-12 17:36

正文摘要:

请注意“红框” 这几天大家对制作极限明信片的“载体”产生了不同观点,看来还是有必要重新静下心来学习2009年2月10日出版发行的《中国集邮报》第十期(第六版)上的最新《规则》。

回复

rocky 发表于 2009-3-24 12:05
当然是在本期中国集邮报上刊登的是正确的。
李宏 发表于 2009-3-22 08:50

谢谢李宏大哥。
看来偶对这个时间的把握还是正确的。。。。。
李宏 发表于 2009-3-22 08:50
当然是在本期中国集邮报上刊登的是正确的。
rocky 发表于 2009-3-20 10:22
把这个帖子顶起来再问一下关于2006年版评审规则的具体实施时间,杜先生所说的和我在网上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网上的全文译文可看22楼链接),不知道究竟哪个是正确的?也还烦请李宏大哥告知一下。
声明:此贴纯属探讨问题,不存在故意和杜先生抬杠之意,请杜先生切莫多心,也请小人自重,我不喜欢问候你的家人~~~~
rocky 发表于 2009-3-15 16:24
我接受你的道歉.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3-15 16:13
另外说一点,我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说出一点看法,好像并没有和徐先生有什么瓜葛,不知道为什么杜先生会把我和他放到一起,我也没有看到徐先生就你的时间问题提出任何疑问呀?所以说,还是就事论事的好.不要随意进行捆绑.

是吗?那我在这里向石先生公开道歉。
rocky 发表于 2009-3-15 14:41
没错,只是石先生和徐先生没有时间概念而已
新规则制订是在2005年9月科比易松会议上,《极限集邮》发刊时间是在2006年4月(虽然封面上写着2006年第1期,但该刊很少能按时出刊),2006年马拉加会议又进行了修订(2 ...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3-15 08:49

看来杜先生的时间概念很强?
那么请看这里,希望这个不是有误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37825/
第6条:最后规定
  
  6.1.由文字翻译导致的任何差异,以英文版为准。
  
  6.2.FIP集邮展览极限集邮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在在西班牙马拉加2006年10月12日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会议上获得全体一致通过,并在2007年3月于卢森堡举行的第73次FIP理事会上获得批准。
  
  [李宏译自FIP极限集邮委员会会议文件]

另外说一点,我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说出一点看法,好像并没有和徐先生有什么瓜葛,不知道为什么杜先生会把我和他放到一起,我也没有看到徐先生就你的时间问题提出任何疑问呀?所以说,还是就事论事的好.不要随意进行捆绑.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3-15 10:09
对拉,如果你想继续玩下去的话,只有一种解释:徐先生的认识有误。
lwj 发表于 2009-3-15 09:46
[quote]按徐先生的理解:“超过(大于)1个图案”的就算多图案,那么我们想问一下,上海极限研究会2009年为会员们制作的极限片有哪几张是符合这个概念的?由上至下看,第一张,多图案(徐先生自己说的);第二张,多图案(有 ...

要是这么说,那只有总公司的雕刻版片合格了,我们就不用玩了。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3-15 09:07
本帖最后由 duyongkai 于 2009-3-15 09:10 编辑

按徐先生的理解:“超过(大于)1个图案”的就算多图案,那么我们想问一下,上海极限研究会2009年为会员们制作的极限片有哪几张是符合这个概念的?由上至下看,第一张,多图案(徐先生自己说的);第二张,多图案(有桥、有水、有船、有树);第三张,合格;第四张,多图案(有雪,有人,有房屋建筑);(仅列举几张,其违规率就高达到75%!),两种解释:要么是徐先生的认识有错,要么就是《极限集邮》忽悠国人,至于谁对谁错,搞极限的人都心中明白。
duyongkai 发表于 2009-3-15 08:49
对于这个"多",我的理解是针对"单"的,也就是说只要大于"一"就可以理解为多.
另外,说句题外话,杜先生举的例子前面我也说了下自己的看法,第二第三枚是多图明信片,但是,请注意其刊登的时间,已及新规则发布的时间....... ...
rocky 发表于 2009-3-14 18:13

没错,只是石先生和徐先生没有时间概念而已
新规则制订是在2005年9月科比易松会议上,《极限集邮》发刊时间是在2006年4月(虽然封面上写着2006年第1期,但该刊很少能按时出刊),2006年马拉加会议又进行了修订(2007年由《极限集邮者》的编委李宏先生翻译过来并在2006年12月刊在《极限集邮者》上)。
我不知道2005年在前,还是2006年在后?
lwj 发表于 2009-3-14 21:05
引用郑炜的话:
3  由此而引起的对规则“多个”指数量多少,又出了个新的话题,可能接下来又有人会在大报小报写这方面文章了。有位重量级集邮家曾说过:现在中国极限的文章比较多的是研究金卡怎么做极限,以及研究那些打规则擦边球的理论和片片,致使好多专家不给极限集邮地位。所以这些有争议的东西尽量不要出现在竞赛级邮展和正式场合,毕竟好片多的是,这个题材的好片也多得是,会给人感觉你是缺乏素材。
说的好。极限片本身就是一种合成出来的复合邮品。你可以用一枚邮票做出很多枚片,这些片中苛刻的说肯定有与规则不相符的,尤其是金卡为载体制作的。但是个人收藏吗,只要喜欢就行。但是参展,尤其是省级以上的,还是少给一些对我们抱有成见的人留下话柄。极限难呀!
我们把有些问题当做一种研究来探讨,可有些不懂行的掌权者却把它当做令箭。合不合规则,那要看他们的心情,高兴了就是对的,不高兴就是不合规则的。
说个笑话,别不信,真有人把局部信息分题材多制的东西批评成派生太多。
rocky 发表于 2009-3-14 18:13
本帖最后由 rocky 于 2009-3-14 18:57 编辑

对于这个"多",我的理解是针对"单"的,也就是说只要大于"一"就可以理解为多.
另外,说句题外话,杜先生举的例子前面我也说了下自己的看法,第二第三枚是多图明信片,但是,请注意其刊登的时间,已及新规则发布的时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2 08:31 , Processed in 0.0531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