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地安门邮局 |
永州新闻网: 盛唐时期,一个被大诗人李白誉为“草书天下称独步”的狂僧发迹于零陵。怀素(725-785),字藏真,零陵人,7岁时到零陵县城河西20里之外的书堂寺为僧,后到东门外的绿天庵为僧。经禅之余,勤学书法,蕉叶代纸,秃笔成堆,墨染水池,留下“绿天蕉影”、“笔冢”、“墨池”的典故。怀素的书法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并称“颠张狂素”,时人称之为“草圣”。怀素自创“狂草”,不仅在当时名动江湖,甚至千年之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大气磅礴的书法里,仍深深地刻下了怀素印迹,从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一脉相承的楚人风骨。在今天的存留的遗迹有:东山怀素公园(绿天庵)、岐山头村书堂寺遗址、芝山医院内草书“千字文”刻碑等。 |
关于怀素的籍贯,应是湖南省永州市,但他后来长居湖南长沙市,《自叙贴》也提到“怀素家长沙”,个人认为两个选择都可以。提供一篇参考文章的节选: 怀素身世 公元737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正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 这是一个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时代。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大理少卿徐峤上奏说,今年全国判处死刑的案例只有58起。以前的大理狱院,由于杀气太盛,以至于鸟雀都不来栖息,而今年竟有喜鹊在大理狱院的树上筑巢。不管现在是否已经是危机四伏,毕竟今年还有一个好的表象。 就在这一年,怀素降生于世。 怀素的出生地,据《大清一统志》卷37《永州府》记载,大约在零陵县城东门外。论出身,应该算是一个小城镇的居民。 也许,在这里还得为怀素的确切籍贯问题费一些唇舌。翻开怀素的《自叙贴》,最前面几个字便是“怀素家长沙”,而他的《食鱼贴》中也称“老僧在长沙食鱼”,怀素自称长沙人,其籍贯应该是长沙无疑了。事实并非如此。怀素的确切籍贯应该是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既不是长沙,也不是长沙零陵。 按唐代的行政区划,长沙与零陵分属两个不同的州。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改长沙郡为潭州,治所在长沙(今长沙市),管辖长沙、浏阳、醴陵、衡山、湘乡、益阳六县。同时改零陵郡为州,治所在零陵,即今日的湖南永州市,管辖零陵、祁阳(今湖南祁阳)、湘源(今广西部分地区)。长沙属潭州,零陵属于永州,两地不可混同,更无从属关系。 怀素自称“家长沙 ”,或“老僧在长沙食鱼”,明指家在长沙,这又作何理解? 事实应该是这样的。怀素在成名之后,久居于长沙,以长沙为家;另外,古人有这样的习惯,即把附近最知名的城市称为自己的家乡,以避生就熟。怀素称“家长沙”有这两方面的原因。另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曾置长沙郡,汉代长沙国的地界也包括今天的湖南全省。所以沿用成例,湖南各地的人都可以称自己为长沙人。比如,明代的书法家李东阳,本来是茶陵人(今湖南茶陵县),也以“长沙人”来自称。因而和尚怀素自称“家长沙”,是一种习惯或对外的说法,并不是他的确切籍贯。 |
有人给代办戳的吗!!! |
学习!!!!!!!!! |
很好 学习了 |
个人觉得北京故宫也可以,毕竟是作为曾经的收藏地。 |
中国集邮总公司或北京分公司纪念戳也可以。 |
怀素 (公元737-?) 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从唐代中叶开始,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一千两百多年。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字藏真,俗姓范,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贫穷无纸墨,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写坏了的笔头也很多,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
《自叙帖的》的收藏 《自叙帖》 曾经南唐内府、宋苏舜钦、邵叶、吕辩、明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据曾行公题,旧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刘巨济诸名家题识,今佚。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黄伯思《东观馀论》、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
故宫~~~~~~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30 11:16 , Processed in 0.0549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