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发行 |
有没有自然片? |
本帖最后由 flzhangxin 于 2012-3-1 18:09 编辑 2# 余智东 第一枚图案为青铜器“五祀卫鼎”,内壁铸有铭文207字,壁文记录的是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是古代审计的一个典型物证。大意是讲西周恭王五年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向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宰辅官员告发,他和邻人邦君厉之间发生了土地纠纷。经过一番询问之后,在邦君厉同意偿付并有誓言的情况下,经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和内史实地勘察、划定地界,裘卫以“田五田”,交换邦君厉靠近两条河川的“田四田”,而了结了官司。 五祀卫鼎腹内的铭文对一宗土地变更的契约内容记述较详,有立契时间、缔约双方名字、标的、契价和交割、见证人等内容。这篇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上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仍需通过王朝众臣。为了取得土地转让的法律效力,交易者有时要向执政大臣报告,如裘卫的此次交易,就得到大臣们的允可。土地转让时必须由双方人员到场确定了的地界,用封树的方法作出表识,加以记录,有时还要绘成地图。转让的契券,双方分别保存,并将副本上交官府收藏,以备查考。 |
第三、第四枚两枚一点新意都没有,好像一个模板印出来的,给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但愿正稿不是这样。 |
西周恭王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1],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口沿下装饰一周雷纹填底的窃曲纹。鼎腹内铸铭文207字,记载了裘卫和邦君厉交易土地的事情,并写明了是恭王五年的事情。该器物出土于陕西周原董家窖藏。 五祀卫鼎属国宝级文物。鼎内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交换和买卖,仍需通过王朝重臣。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因此五祀卫鼎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非常珍贵。不仅是西周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也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珍贵资料。[1] 该器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4 00:05 , Processed in 0.0507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