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望发表吴会长的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参加了本年度的年会,感到很高兴。</P>
<>特别是听了吴会长的发言,感到很受启发。总结的十点特点归纳得很好。</P>
<>最好能把这篇发言稿发到我们的网站上,以便会员需要时查阅。</P>
2#
发表于 2009-1-20 23:55 |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三个民间集邮研究会</B>2009</B>年新春联谊会上的发言</B><p></p></B></P><p> </p></B></P>各位领导、各位集邮界前辈、各位邮友:<p></p></P>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受原地封研究会、极限集邮研究会和东方封片戳研究会的委托,在2009年新春联谊会上作发言。<p></p></P>日前,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纪念日(2008年12月18日),也正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集邮的春天,大家可以回顾一下,1979年后发行的邮票面貌大变,如《云南山茶花》、《万里长城》、《从小爱科学》、《西游记》、《齐白石作品选》、《京剧脸谱》等,特别是以《庚申年》为首的生肖系列邮票深受人们喜欢,加上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吸引了大批爱好者恢复或开始了集邮(我也是1980年恢复集邮的)。但经过五六年的收集邮票和首日封后,大家感到不满足了,因此,一些志同道合的集邮者自发地组织起来,按各个集邮类别成立了民间集邮组织,原地封会、极限会和东方会是当时全国成立最早的三个民间集邮研究会。回顾20多年来,我们三个民间邮会走过的道路,虽然坎坎坷坷,但依然踏踏实实,快快乐乐。我初步总结,三个民间邮会有如下十处共同点。<p></p></P>1. 成立时间相近:原地封研究会于1986年6月16日正式成立(当天发行《世界和平年》邮票)。极限集邮研究会于1987年1月29日(农历丁卯年正月初一)成立。东方封片戳研究会成立于1987年的7月20日。<p></p></P>2. 以上海为基地,发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乃至港澳台和世界各地的会员。由于上海集邮人数多,氛围浓,三个民间邮会的会务组或秘书处都设在上海,注册会员分别达1400-1600多人,近年来每年自愿交纳会费的会员都保持在500-800人。<p></p></P>3. 三个民间邮会都长期坚持办会刊。我们认为,民间集邮组织的组织形式是松散型的,会员散布各地,少有走动和会面。因而,会刊就是纽带,就是桥梁。共同的爱好使会员们互相结识,又通过会刊使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一个民间集邮组织是否有生命力,从其会刊就可略见一斑。<p></p></P>原地封会会刊《原地封知音》创刊于1986年6月16日,目前总期数已达229期,其中至2002年12月,16开幅面小报发行总共193期。自2003年起,与东方会合办16开本的四封彩印《封片研究》(双月刊)。自2005年起,会刊改名为《原地集邮》(双月刊),4彩页36内页。同时还编印了《原地集邮研究文集》(1-5集)。2007年,与《上海集邮》杂志合作编成《原地封专刊》,作为第4辑增刊推出。<p></p></P>极限会会刊《极限集邮》的诞生日期早于协会的成立日,创刊于1986年9月,从16开4版手写形式到电脑排版,从4开4版报纸型到2001年12月开始的16开32页4封或8封彩版杂志型,至08年年底,已出版了134期。<p></p></P>东方会会刊《东方集邮》20多年来共付印正刊《东方集邮》110期、副刊《东方封片戳信息栏》69期、《东方集邮增刊》4期和《东方服务台专刊》7期。2003年起,编印16开本四封彩印的会刊《封片研究》(双月刊)。2002年和2007年分别通过自筹资金付印了《1992-2002普通邮资封片实寄图录》和《1992—2007实寄普资封片彩色图录》。<p></p></P>三份会刊在内容、版面设计和办刊的长期性上都获得了全国集邮者的好评。2004年,《封片研究》(当时由原地封和东方会合办)、《极限集邮》在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会上一举荣获“一等奖”。2006年,《原地集邮》、《极限集邮》、《封片研究》又在由南京市邮协、文献集邮研究会和《集邮》、《上海集邮》等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2005年‘五佳’、‘十优’集邮报刊”均荣获“十优”集邮报刊。<p></p></P>4. 积极为会员代办原地封、极限片。三个民间邮会利用会员遍布各地的优势,把为会员代办原地封、极限片作为会务的一项重要工作,逐渐丰富了会员的藏品,20多年来从未间断。20多年以来,原地封会代办的原地实寄首日封有数千种,极限会代办了约600多枚极限片,东方会也为会员代办普资封片数千种。所有代办的封片,研究会不以赢利为目的,深受会员的欢迎和好评,有不少邮品已成为会员组集参展的好素材。这也是3个邮会长期兴旺发展的原因之一。<p></p></P>5. 三个民间邮会的上海会员坚持每月例会,原地封会是在每月的第二个周日,极限会是在每月的第三个周日,东方会是在每月的第三个周六。在例会上,会员们互相交流集邮信息,互通集邮藏品。当然,各会还有各自的个性化活动。<p></p></P>6. 三个民间邮会没有一分钱的上级拨款,全靠会员每年自愿交纳会费维持生计,在会员的大力支持下,各会每年自愿交纳会费的会员长期固定500名左右,从而保证了研究会的正常运转。20多年来,有众多会员主动捐款捐邮品资助研究会。如极限会会员胡建元先生,近5年来,每年都为研究会捐款500元。远在新加坡的梁炳麟曾2次捐款达1200元。<p></p></P>7. 为适应现代集邮的发展和满足会员的需要,三个民间邮会都创办了相应网站,如东方会2002年12月20日开设了东方原地互邮网。2004年元月启用了新的东方易集藏网站。极限会参与合作中国集邮信息网、中国极限集邮网的相应版块。为便于会员间及时联系,东方会和极限会于2008年都建立了研究会的QQ群。<p></p></P>8. 三个民间邮会都有一个团结的、乐于为会员服务的领导核心和骨干,他们不计报酬、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二十年如一日在坚持工作,这是民间邮会团结奋进的动力。三个会的主要组织者、骨干都分别出版编印过各自领域的集邮工具书等,如童国忠编著,获得全国邮展大镀金奖的《原地集邮概论和图鉴》,吴天明、吴洪熙、陆融编著,获得世界邮展银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极限明信片图录》,东方会编著的《1992—2007实寄普资封片彩色图录》等。<p></p></P>9. 三个民间邮会长期得到集邮界前辈的指导和帮助。原地封会原称“邮乐原地封研究网”,是集邮界泰斗、全国集邮联副会长张包子俊先生的提议,改名为“原地封研究会”,会刊“原地封知音”就是他亲笔题词,张包老还多次参加原地封会活动。唐无忌、邵林老师长期担任原地封会和东方会的顾问。郭润康、李明、邵林是极限会的顾问,刘广实老师曾多次参加极限会每月一次的活动。三个民间邮会的研讨会和逢五逢十的纪念会,刘广实和邵林都到会祝贺并发言,提出建议,指明方向。唐无忌老师也一直支持着三个研究会,多次亲莅会议,并为会刊写贺词。<p></p></P>10. 在上海市邮协的关怀下,2005年7月26日,三个民间邮会顺利地作为民间集邮研究组织挂靠于上海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完成了组织挂靠工作。<p></p></P>如果把我们3个民间邮会比喻成一棵小树,经过市邮协领导、集邮前辈和广大会员20多年的精心栽培,如今已逐渐成长。全国集邮联于2004年11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民间集邮研究组织指导性的工作意见》,以引导民间集邮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我们3个民间邮会20多年的历程就是全国民间集邮组织的缩影,证明全国集邮联的《工作意见》是完全正确的,民间集邮组织是大有可为的,也是大有作为的。他们挂靠于各级集邮协会,汇集了一大批以共同的文化追求和情趣爱好为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的集邮爱好者。他们是一支发展集邮文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民间邮会这棵小树要不断成长,还得继续得到上海市邮协和各级集邮组织的重视,得到集邮前辈的指导,例如活动的场地,代办原地封、极限片所需的首日邮票等。可以相信,我们民间集邮组织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棵小树一定会长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谢谢大家!<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4 05:10 , Processed in 0.0450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