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殷吉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历史尽可能接近真实——新中国早期明信片格式研究(非邮政版)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4-1-14 0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门口驿站 于 2014-1-14 06:52 编辑

非标准明信片规格   背面无格  有发行数量    纸质也偏软

3.jpg (393.62 KB, 下载次数: 59)

3.jpg

4.jpg (266.52 KB, 下载次数: 55)

4.jpg
47#
发表于 2014-1-14 06:50 | 只看该作者
背面无格   规格基本一致

5.jpg (296.43 KB, 下载次数: 58)

5.jpg
48#
发表于 2014-1-14 0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门口驿站 于 2014-1-14 06:54 编辑

背面无格   规格偏大

6.jpg (399.56 KB, 下载次数: 66)

6.jpg
49#
发表于 2014-1-14 06:55 | 只看该作者
有劳各位指教上述3片呀
50#
发表于 2014-1-14 06:55 | 只看该作者
有劳各位指教上述3片呀
51#
发表于 2014-1-14 16:20 | 只看该作者
分"有格"、"无格",邮人自扰。啊,中国极限集邮"特色"!
陈森元 发表于 2014-1-10 14:28


赞同。
52#
发表于 2014-1-16 15:55 | 只看该作者
非标准明信片规格   背面无格  有发行数量    纸质也偏软
九门口驿站 发表于 2014-1-14 06:47

就明信片收藏、鉴赏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国际标准片,国内标准片,有有格式片、无格式片等,这是玩片者们不能或者说不应该回避的客观存在。
面对多种多样的格式面及无格式片的情况,界定是否为明信片,是需要研究探讨的,也是很有必要搞搞清楚弄弄明白滴。撇开戳、票不谈,毕竟极限片的制作、收藏等与明信片不无关系。
当然,也需要我们自己去梳理梳理中国明信片发行、发展进程中的脉络,多少了解明白一些实际动态亦是一种功德,至少对玩片者而言是如此。
为此,偶推崇:“俺的片片俺做主!”也即:第一发言人是自己,而非他人。
53#
发表于 2014-1-16 16:44 | 只看该作者
.“俺的片片俺做主!”..
李继烈 发表于 2014-1-16 15:55

54#
发表于 2014-2-4 00:24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关注!!!
55#
发表于 2014-2-4 23:26 | 只看该作者
愚以为,自从邮电部1953年发出通知始至上个世纪中下叶仍有效止,非邮政部门发行单位为规避责任,印制、发行的与明信片规格大小(148×100国标?)、纸质相近的无格式片片都应视作明信片看待。不然我们很多邮集作者恐怕都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实际上,在集邮者们进行再加工的片片中,在各级别极限邮展上,此类绝非鲜见。
就明信片收藏者而言,以前有的“严谨者”如同不收集票后片的极限集邮者一般,摒弃无格式片的收集。在逐渐认识其本来面目后,早已摒弃前嫌斗争得不亦乐乎啦~~
总之,因历史原因铸就,有格也好,无格也罢,相信我们都会热爱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出版社印制的,如唐人纨扇、韩愰五牛图等等,无格就不是明信片?不喜欢的只管甩出来,想捡的人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6-20 18:15 , Processed in 0.0520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