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8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遂自荐”的真正原地——淮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9 11: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zixiao 于 2010-7-19 11:40 编辑

据史书记载,楚国自子爵于公元前704年自称为王至前223年为秦所灭,共经历481年,25位君主,建都4处(丹阳,郢,陈,寿春),迁都3次。楚国定都陈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41年,经顷襄王和考烈王两位国君,共3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毛遂自荐随往求救,是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即楚考烈王四年,正是楚国定都陈的第二十一个年头。毛遂在楚国的都城陈(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对楚考烈王威言并加,说服楚王合纵抗秦,解了邯郸之围。留下了一篇脍灸人口的成语典故。
再从《毛遂自荐》票图看,毛遂手按宝剑,作陈述状。据史料记载:平原君门下食客众多,毛遂三年无作为,自荐时平原君见其谈吐不凡,也为了充数,便答应随往。一路上,毛遂不停地向其他门客发表自己的见解,方赢得赞许。可见,毛遂在此前是不被看重的,在剑被视作权力和身份的时代,毛遂决不会佩剑,因此可以判断,左边坐着的人是楚考烈王无疑。也由此说明《毛遂自荐》的票图描绘的是在楚国都城陈,毛遂“按剑历阶而上,陈述厉害,直言不惧,说服楚王同意联赵抗秦”的精彩一段。
按惯例成语典故邮票原地,应以成语故事发生地和邮票主图特指地为首选原地,因此,当时的陈城,如今的淮阳古城既是故事发生地,又是邮票主图特指地,应是《毛遂自荐》的真正原地。
2#
发表于 2010-7-19 12:2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片。
3#
发表于 2010-7-19 12:49 | 只看该作者
追本溯源,严谨的选择,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0-7-19 13:35 | 只看该作者
好制作,赞一个!
5#
发表于 2010-7-19 13:4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哪位可帮忙盖此戳啊?
6#
发表于 2010-7-19 1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0-7-19 18:17 编辑

好帖!

成语毛遂自荐讲的是赵国门客毛遂向本国平原君自我推荐前往楚国说服楚王合纵抗秦的故事。

成语毛遂自荐的解释是自告奋勇的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显然这个成语的关键词是自荐,那么毛遂向谁自荐呢?故事告诉我们是向本国的相国平原君自我推荐,而不是向楚王。毛遂对楚王是“按剑挺身而出,陈述利害,终使楚王出兵救赵”。换言之,对于平原君,毛遂是自荐;对于楚王,毛遂是说服。

再看邮票图,微小的文字这样写到:战国时,秦围赵都。赵国使臣平原君求救于楚,门客毛遂自请随往,关键时刻按剑直言,说服楚王同意联赵抗秦。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

又邮票设计家和邮票编辑告诉我们,邮票上画的两位人物分别是毛遂和楚王,即没有平原君形象(见《中国集邮报》、《集邮》相关文章)。

由此得出邮票主图和票名不符。

邮票票名:毛遂向平原君自荐地点——河北邯郸;邮票主图:毛遂与楚王陈述地点——楚国当时的国都陈城(今河南淮阳)。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zixiao 于 2010-7-19 19:12 编辑

因成语典故非人物邮票,所以故事中描绘的人物出生地属相关原地。毛遂自荐的故事的是从赵国的都城邯郸开始的:毛遂向平原君(?-前253年,嬴姓,赵氏,名胜。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养士而闻名,门下食客曾多达数千人。)自荐:“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但故事仅仅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真正精彩的部分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的:赵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向楚考烈王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从“日出”谈到“日中”,楚考烈王还是犹豫不决。于是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走近楚考烈王说:“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纵者为楚,非为赵也。”楚考烈王羞愧,“唯唯”答应,“歃血而定纵”。赵平原君回国后,楚国出兵救赵,邯郸之围遂解。
     那么,以上这故事精彩的部分又发生在哪里呢?据《史记》(卷40楚世家),《 春秋左氏传》(始见于桓公二年)记载:楚国  芈姓熊氏(米),(自)子爵  前704年自称为王。(定都)1. 丹阳  湖北枝江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2.郢  湖北江陵县北 3.陈  河南淮阳 4.寿春 安徽省寿县。(至)楚王负刍  熊负刍,前223年,为秦国所灭。另据《史记》、《平原君列传》等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因白起拔郢而迁都陈城,习称陈郢,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又迁都寿春城,习称寿郢,直至楚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另据《淮阳县志》记载:“自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建陈国”始,至“周敬王四十一年,陈盡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三月七日,楚惠王杀陈盡公,陈国灭,夷为县”
楚国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蔡,后来又灭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查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这正是:春秋末,楚灭陈,战国末楚顷襄王迁都于陈,成为楚都的佐证。
     据史书记载,楚国定都陈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41年,经顷襄王和考烈王两位国君,共3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毛遂自荐随往求救,是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即楚考烈王四年,正是楚国定都陈的第二十一个年头。毛遂在楚国的都城陈(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对楚考烈王威言并加,说服楚王合纵抗秦,解了邯郸之围。留下了一篇脍灸人口的成语典故。
    故邯郸只能是《毛遂自荐》邮票的主题原地,淮阳既是故事发生地,又是邮票主图特指地,是真正的原地。
8#
发表于 2010-7-19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0-7-19 22:02 编辑

毛遂自荐典故尽管有连续的、精彩的完整故事,但主题是讲:自告奋勇地向他人推荐自己。而邮票没有画出“自荐”(随往),却是表现“说服”(联合),因此说邮票图案和名称是不一致的。

如同名称为《昆曲》的邮票图案表现的是3个具体的昆剧剧照一样,极限片票片组合、邮戳选择注重的是邮票展示的画面内容,而非仅仅是邮票的名称(主题)。

由此,楼主夏会长所选择的明信片和所盖销的邮戳(地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其票片组合是一致的,都是同一内容;邮戳表现的也是毛遂和楚王陈述地——楚国当时的国都陈城(今河南淮阳),而非“自荐”地----河北邯郸。



这张极限片的明信片画面不仅有毛遂、楚王,还有平原君,但故事情节还是“毛遂说服“,而非“毛遂自荐”。

极限片制作有时往往是很“无奈”的,只能跟着画面“走”。
9#
发表于 2010-7-19 21:06 | 只看该作者
夏老师,刚才手机没费了,有机会再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25 | 只看该作者
9# 李奎领(1969)

我说呢,原来如此,刚打过去,说是已关机。
11#
发表于 2010-7-22 17:55 | 只看该作者
夏老师:可有复品让??
12#
发表于 2010-7-23 09:22 | 只看该作者
追本溯源,严谨的选择,学习了,长见识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23:19 | 只看该作者
深圳熊朝华的片今日挂号XA 1212 3553 4 41寄出,请注意查收。
14#
发表于 2010-8-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已收到,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21:13 | 只看该作者
覃友的2枚片片昨天挂XA 0626 8388 8 41号寄出,请注意查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1 22:34 , Processed in 0.0554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