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p29 于 2010-10-30 15:57 编辑
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1918年广州“拆城筑路”时被拆除,是广东文武官员定期聚集,向远在京城的皇帝朝贺遥拜的地方。
1875年,英国传教士John Henry Gray在香港出版了游记《游走广州城》记述了他游览万寿宫的经过:“跨进主殿,向前走九步,就到了一张与北京紫禁城金銮殿皇帝宝座同一样式和大小的龙椅跟前。做工精细的镀金龙椅上置奉着当朝皇帝的牌位,红色的木质牌位上写着‘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金字。龙椅前方设有台,台两端依次排有日月等象征皇室的标志物”。
《游走广州城》还写道:“每逢正月初一和皇帝、皇后寿诞,广州的文武百官都要齐集万寿宫,朝拜皇帝和皇后的牌位。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官员们途经万寿宫,都必须下马或下轿步行走过正门,以示对皇帝和皇后陛下的尊敬”。
1918年修路拆毁万寿宫时,受到市民的反对,一些遗老还扬言“以老命相拼”,最后出动到警察,才把万寿宫拆除。
关于万寿宫的情况,好几部地方史志对它都有记载。
例如黄佛颐在《广州城坊志》卷四清水濠条中引同治《广州府志》之文云:“万寿宫,在文明门外。康熙五十二年,以旧广南韶道署址恭建。乾隆年间,叠加修葺,嘉庆三年,巡抚陈大文行令广州肇庆二府合力捐修。同治十一年,总督瑞麟重修”。
又例如仇巨川在《羊城古钞》卷三中的万寿宫条云:“万寿宫在文明门外,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兴建,原广南韶道署址。恭遇万寿圣节、千秋圣节及元旦、冬至、令节,文武官至此望阙行礼”。其它书所记载的内容,与以上的记载大致相同。
从记载可知,万寿宫位置应在文明门外青云直街、清水濠街交接处,即现在文德路25中附近。
|
-
a.jpg
(59.61 KB, 下载次数: 29)
-
b.jpg
(36.35 KB, 下载次数: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