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4 1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江之源——格拉丹东雪山




天外一览长江源


以上2枚片,是否可制“长江万里图”第一枚邮票的极限片?
2#
发表于 2013-11-14 12:06 | 只看该作者
长江源头科考新发现
2008年9月6日启动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确认:当曲的且曲源头应为长江源头,而非沱沱河的格拉丹东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

按照国际上河流正源确定的三个标准,即“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的标准,同时考虑流域面积、河流发育期、历史习惯,当曲的且曲源头应为长江源头。这次科考以当曲与沱沱河的交汇处囊极巴陇为起算点,当曲最长的源头--且曲长度为360.34千米,比沱沱河最长的支流尕恰迪如冰川末端的长度348.63千米长11.71千米,比沱沱河支流姜古迪如冰川末端的长度343.72千米长16.62千米。同时,当曲的流量和流域面积均大于沱沱河,历史上人类在长江源区的活动也以当曲年代为久,历史记录为多。因此,当曲的且曲源头应为长江源头。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5054米无名台地东北处,行政隶属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 http://www.cas.cn/xw/kjsm/gndt/200907/t20090717_2537554.shtml
3#
发表于 2013-11-14 1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洪熙 于 2013-11-14 14:26 编辑

主题:大河之源
  时间:2009年7月23日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
  主讲嘉宾:刘少创
  刘少创:非常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介绍大河之源的项目。我今天讲大河之源,首先给自己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测量大河的长度?我是从1999年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当时我正好还在遥感所做博士后,博士后期间,我就开始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澜沧江的源头,当时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比较多,就是我们希望找到澜沧江的源头,当时中国探险协会也在组织澜沧江的考察,后来我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后来尝试用遥感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学遥感的。
  等澜沧江源头解决了以后,又开始做长江的源头,长江的源头我还是受到了一些启示,澜沧江是一个国际性河流,长江对中国的作用更大,应该把长江的源头也研究一下,我就开始着手对长江的源头进行研究,长江源头做完了以后,我就想,既然长江的源头,国家最早公布是在沱沱河,就是黄委在1978年进行考察后认定的,但是我通过影像分析,发现长江的源头在当曲,长江源头和澜沧江的源头就做完了,当时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从自己的角度讲,就是展现一门技术,就是说就像当学生当时间长了,我学一门手艺,看看这个手艺能够解决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就写了篇文章,也就算是交了差了。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问题不能轻而易举的完了,因为我想长江的源头既然有问题,那么长度也有问题,然后我把长江的长度测了,发现长江的长度短了几十公里,后来又测了澜沧江的长度,澜沧江的长度短的可能就不是几十公里了,差异非常大,把各种教科书、百科全书、各种杂志摆在一块,我发现最短的是4020公里左右,最长的是4800公里左右,这样长度差了几百公里,这几百公里差哪去了,我们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所以我们把澜沧江的长度也给做了。澜沧江做完了以后,就把其他的材料摆在那儿,发现长度差得非常大,你把不同的资料、不同来源的数据放在一块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分清哪条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了。我说干脆咱们一次把它全做了,到现在为止,做了十年,我已经做了13条世界上的大河,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测定三条大河长度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前身是《地理知识》,我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篇文章谈起,这是上个世纪发表在《地理知识》上的一篇文章,国外三条最大的河流,就是北美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关于它们的长度,在地图和书籍中的记载并不一致,密西西比河的长度,历来都不以它本身的长度计算,而是以它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加上两河相汇以后的长度来计算的,总长为6020公里,亚马逊河的由两条主要上源河流,一条是马腊尼翁,一个是乌卡亚利,以哪一条为正源来量算,长度差异很大,按照一致性的原则,这个一致性就是和主流方向一致的原则,马腊尼翁应该是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另外一个乌卡亚利是它的正源,这两个计算的差异很大。亚马逊河的长度,如果从马腊尼翁计算,它应该是6440公里,按照乌卡亚利计算,是7025公里。尼罗河人们原来最早认为源头是维多利亚湖的湖口,后来在西岸发现一条卡盖拉河,发源于布隆迪,关于尼罗河的长度,是6671公里。密苏里河,这条6020公里,后来计算它是准确的,其他的全是错的,
  这三条大河的长度,黄色的标记,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长度,其他的还有不同的长度,像亚马逊河有6800公里,6275公里,6275公里是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用的,这6800公里,是前段时间,BBC一个新闻报道了巴西科学家和秘鲁科学家发现了亚马逊河新的源头,长度是6800公里,从而认为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长度一般来讲,是6671公里,也有6695的,应该差得不是特别大,5584米是从维多利亚湖的湖口开始算长度,密西西比河长度,也有几个,包括6020、6415、6262、5971、4125和3730。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条大河的长度?我归结为四个因素,一个就是源头,一个是河流入海口的位置,还有河流长度量测时使用的数据源,还有河流长度量测的技术。
  确定大河的源头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下,有几条准则,一个是“河源唯远”,“水量唯大”,还有流域面积、历史习惯,干支流排列,河谷的地质构造、河谷的形态和地势,这些确定大河源头时依据的一些准则,但是我们大部分采用还是河源唯远和水量唯大的原则,这河源唯远和水量唯大是什么意思?我在整个河的流域中,找出最长的支流对应的源头,就把他作为一条河的源头,看到哪个支流水大,我就往这个支流上走,这是两个原则。
  河谷的确定也有不同的方法,像进行长江长度量测的时候,以50号灯浮的地方作为量测的终点,在我进行大河量测的时候,我是以河口两侧陆地的切线和河流的中心线交汇点为河流长度量测的终点。
  那河流量测的数据源,我们一般情况下,是用地形图,比如我们其他河流的长度量测的都是这个结果,遥感技术出现以后,开始用遥感影像做这个事情,地形图,比如我们平常用的各种专题图,比如交通图、人口分布图这些,真正的地形图是有等高线的地形图,地形图有很多不同的比例尺,比如有1:100万、1:500万、1:250万、1:100万、1:50万、1:25万,还有1:10万、1:5万、1:2千、一:5千都有。这个地形图有一个小比例尺的比例图,比如1:100万,这由于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和1:5万的相比,它是小比例尺的地形图。那小比例尺地形图,是大的制图过程中的地图综合,是从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综合过来,在地形综合的过程中,会省略掉很多的东西,比如一条河,在进行综合的时候,小比例尺基本上用一条直线就画过去了,所以说我们在地图上量测河长的时候,如果比例尺小的话,河流的长度就会偏短,但是大比例地形图,一般都是国家的保密资料,包括1:10万、1:50万的,是我们平时买不到的,必须通过保密单位的保密条例和规则,才能买到这样的地形图,但是从地形图量测全世界大河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地方没有地形图。
  什么是遥感呢?按照遥感大辞典的定义,主要是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数据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技术系统。
  按照距离来分,比如遥感,遥感简单的来说,如果不接触这个物体,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里面的信息,然后识别他,包括它的形状,包括它的物理性质,按照距离来分,我们有卫星,就是传感器放在卫星上,那就是卫星遥控,如果放在飞机上,那就是航空遥控,那么还有一个项目,放在热气球这些平台上,根据高度不同,它们可以进行分类。
  还有一种,按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就是说,按照我感知的信息的波长来分,有可见光、红外、有微波的遥感、当然还有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技术,这是遥感。
  这是遥感成像,我在测大河的时候,实际上用的多光谱,就是LANSET的数据,LANSET有七个波段,EPS数据有八个波段,这样我们一般在做的时候,从七个波段选出三个波段来进行组合,找出三个波段,赋予红绿蓝,比如5、4、3,5就是红,4就是绿,3就是蓝,543合在一起,就是得到了一个彩色的图,我们称之为加彩色,这个影象是伏尔加河的一个影像。
  这是另外一个伏尔加河相邻的一个影像,这是543,合到一块的话,也是一个彩色的影像,这两个加彩色影像,应该是纠正好的影像,相当于这个影像纠正了,跟这个地图一样,我把它纠正到地图里,纠正的方法很多了,比如说多像式的纠正,稍微高级一点,是正测纠正,我们一般的成像就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以后,一个光线照到这边的话,这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为了把投影像消除掉,我们可以把它直接往下看。
  这个就先弄到一块,就可以把整个河流量下来,在量的过程之中,我们一般可以这么量,量到这个地方以后,接着往下量,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整个河的长度了。
  河流长度量测技术来讲,刚才我说了数据源的问题,源头的问题,实际上还有量测技术,以前大家见过我们军用的指南针,有一个小齿轮,相当于推着你走,沿着曲线转,根据它的圈数、根据它走的距离,通过比例尺,我可以得到曲线的长度,还有像圆规一样,往前走,再量。再一个,拿一些绳子,像铁丝一样,把它沿着曲线走,这样也可以量出长度。
  还有,后来计算机出现以后,用数字化仪量长度,就把地形图放在数字化仪上,沿着数字化仪鼠标,采集每一点的坐标,把坐标采集下来以后,也可以计算这个长度,现在遥感以上,遥感以下用GS软件,有专门的量测工具,可以对图形放大、缩小,可以比较准确的量测,所以说从这几方面入手,我们解决大河之源量测的问题。
  我前面把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和做这件事情影响长度的因素介绍完了。大家关于技术方面有什么问题?包括大河源的标准?
  提问:咱们既然确定河流的源头标准很多,主要是河源唯远、水量唯大,有没有一种规定的标准?我觉得这种属于一种硬性的指标,因为在河流的源头确定上,可能有很多的争议,争议会一直存在,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刘少创:大河的源头地名确定和长度实际上是一笔糊涂帐,到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管这个事情,但是,目前来讲,虽然还有很多种标准,但是实际上最终的标准还是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比如亚马逊河源头的确定、尼罗河源头的确定、都是河源唯远的准则,原来最早的时候,亚马逊河的源头在马腊尼翁,这也算是公认的。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秘鲁、马西的科学家都认为在乌卡亚利是正源,它的源头依附于雪山以后,会专门介绍亚马逊河的情况。
  还有尼罗河源头也不一样,最早的是一八五几年的时候,英国的科学家定在维多利亚湖的湖口,后来因为维多利亚湖的西边,发现了卡盖拉河注入维多利亚湖,就沿着河流往上找,在布隆迪找到了,作为尼罗河的源头,现在实际上源头更长了,在卢旺达Nyungwe森林,现在大家基本上认同,应该在Nyungwe森林,那么它的原则实际上按照河流唯远确定。
  长江源头也是按照河流唯远的原则确定的,但是量测数据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后来新华社发表消息说,经过调查发现,长江沱沱河最长,是375公里,实际上量错了,但是这个错误的数据得到的结论就是,姜根迪如冰川是长江的源头,一直就沿用下来了,但是现在能够改正过来了。
  提问:刘老师,我问一个问题,通过遥感技术测量长度,我觉得这些再细,比例再小,也是利用工具计算的,但是我想,中国漂流,就是走河道的实际路径,这种实际的量测,跟我们遥感、地图上的差距多大呢?
  刘少创:这个很有意思了,通过漂流来测河长,河量测的时候,我们确实在地图上有一些离散点,把这些点加起来了,即使我漂流走的话,也是6千多左右,这个差不多,而且真正走的时候,不一定走中心线。用工具测量的时候,是测量的中心线,通过漂流不一定走到中心线,我觉得通过漂流来测河长,代价太大,准确程度不一定更准确。
  提问:刘老师,除了飞机遥测、卫星遥测,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测量?前两年,电视报道,有些西方人拿着自己的GPS、测量工具到中国西部进行测量,被中国政府抓住了,我想这种事件能完全杜绝吗?我看他们的装备很轻便,外国通过本国的军事卫星是不是也能获得这样的地图个?
  刘少创:我们的测绘管理有很多条例,从我的角度来看,有时候过于严格了,我觉得改变这种政策比较困难,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比如现在有了1:5万的图等等,我觉得美国的军事测绘卫星可以做到这样,不一定人家非要像我们用航测等等,卫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进行的保密政策,和这个时代有点远,但是对于政策来讲,特别是保密政策,对国家安全来讲,应该也是一个好事。
  刘少创:现在我们接着讲。在地理知识上,一个是尼罗河,一个是亚马逊河,一个是密西西比河的情况。
  这个是尼罗河的一个流域的全图,这个地方就是它的入海口,是在埃及,这边是最早发现的源头,就是维多利亚湖,在湖的西边有卡盖拉口往上走,从入湖的地方到卢旺达的Nyungwe森林,还有一千公里多一些,真正的河应该这么走,过维多利亚湖,到最后流入地中海。
  这个就是尼罗河的入海口,尼罗河三角洲,这边就是西奈半岛,这个地方是红海,这个影像是一个MODIS(音)的数据做的,分辨率比较低,可以测250米、500米、1千米,我们量测大河河长的时候,是不会发生什么作用的,因为分辨率太低了,但是它对其他的方面很有用处,比如对大气的质量监测、灾害监测、环境变化的监测都是很好的一个数据。
  尼罗河探险,实际上历史比较有意思,最早探测尼罗河源头的时候,是积极性很高的英国的探险家,这个是比较著名的伯顿,然后这个人叫斯匹克,他们两个人当时最早联手去了尼罗河的源头,但是他们第一次探险,并没有真正的到达维多利亚湖的湖口。
  这是一八七几年的一个漫画,描述了探险家们出发去尼罗河源头的景象,后来斯匹克和格兰特两个人合作,找到了尼罗河的源头,他们认为尼罗河的源头在维多利亚湖的湖口,等他们宣布这个结果以后,伯顿和斯匹克就打了很长时间的架,都认为自己找到了源头,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英国人对大河的源头发现,对地理还是非常重视的,可以获得很高的荣誉。
  这个是比较出名的尼罗河探险家,叫尼格斯顿,他出发的目的是为了找尼罗河的源头,但是他没有找到尼罗河的源头,从确定大河源头的角度来讲,他失败了,他没有找到真正的源头,但是他走错路了,然后做出了一些更伟大的事情,比如解放奴隶制、做了一些医院的工作,现在在非洲,还有30多个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最早是一个传教士,会治病,然后想到中国来,他当时本来打算来中国,后来由于鸦片战争,他没敢过来,就到了非洲,在非洲干出了很伟大的事业。
  这张照片是我在赞比亚一个城市拍的,叫尼格斯顿市,这张照片就是尼格斯顿的一个画像,尼罗河源头探索了很长的时间,到现在,它的源头应该说还没有真正完全的找到,刚才那位先生说,有没有一个机构认可,它是没有机构认可的,就是说,它可能你听你的,他听他的,大家会在很多不同的源头当中,找到一个大家认为合适的。
  这个是2006年的时候,路透社发表的一个消息,说几名新西兰和英国的探险队在Nyungwe森林里找到一个源头,这个源头是尼罗河最长的源头。后来我查了他们公布的数据,这个数据和我那个数据差得还有几公里,因为Nyungwe森林里支流非常多,里面也存在着好几个源头,其中有一八六几年德国人在那里确定的源头,也有当地人认为的源头,也有我确定的源头,还有他们确定的源头。
  这是我在尼罗河考察的时候拍摄的照片,我自己去的时候,大部分是自己去,有些向导不喜欢摄影,所以拍的照片很少,这次去的时候,在卢旺达,住在中国的商务部经商处,那儿住着几个华为的小伙子,所以我出去的时候和他们搭伴,他们喜欢摄影,就给我拍了几张。
  这是其中一个人,一个河上去以后,直接到那个地方,那个源头是当地人确定的源头,那个地方有一个水管流出来,很多人在那儿接水。
  这是在路上拍的,这是在上游的河流的桥上拍的。这个地方是当地人确定的源头,水从里面流出来。好像非洲都是这样,包括布隆迪,就是它有一个水管子,水从里面流出来,水很小,大家都认为源头很壮观,其实越往走,源头水流越小,没有什么美感。
  这个是卢旺达Nyungwe森林里的源头,我们刚才说的,我们量大河长度的时候,最好的数据就是把全世界河摆在一块,形成最好的是卫星影像,但是有些地方,比如Nyungwe森林里面,你的影像已经不太合适了,就是我们用30米的数据就不行了,15米也不太合适,后来又搞了一些5米的数据,后来干脆再回到第一步,我这个是1:5万的地形图量的,而找到了最长的河流。
  河的上面就是一片沼泽,这个沼泽的水流到刚才那两个人站的地方。
  这个就是尼罗河的南源,就是在布隆迪,当时是德国人发现了这个源头,他把这个地方用一个水管子,泉水流出来作为尼罗河的源头。
  这是当地的居民,从水管里接水喝,从流水往下走一点,会看到一条很细、很窄的小河。这个是金字塔,德国人发现了尼罗河源头以后,为了自己纪念这个事件,自己建了一个金字塔,这上面记录了发现尼罗河源头的过程。
  这个是Nyungwe森林,就是刚才看到的国家公园,它的左上角是基伍户,基伍湖当时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湖,当年大屠杀的时候,很多人被杀死,扔到基伍湖了。卢旺达大屠杀很悲惨,据说这个实际上跟德国人有关,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最早胡图族和图西族,没有分成哪个民族和哪个民族,后来德国人把卢旺达分成两个民族,一个是胡图族,一个是图西族,图西族的个高一些,受的教育程度好一些,生活富裕一些,在政府里当要职,胡图族受教育可能差一些,他们两个族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产生了大屠杀,死了很多人,我在那儿住的时候,有一天,参赞说要带几个人去检查一个工厂,这个工厂是一个体育场,这个体育场原来是中国援建的,后来大屠杀的时候,把操场破坏掉了,说怎么破坏掉的呢?就是抓了人,放到操场的运动房里面,然后拿刀就砍脑袋。这样操场被破坏了,不能比赛了,中国把它重新修了一下。所以,由种族引起的矛盾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用遥感的方法得到的尼罗河的长度和尼罗河的源头,Nyungwe森林,坐标是南纬2度19分35秒,东经29度21分30秒,高程是5139米,全长7088公里,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准确的数据。
  这个就是亚马逊河,亚马逊河的流域很大,它的水量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整个亚马逊河的流域是这样的,这个数据是用DM做了,它是90米的分辨率,SBM数据,做完了以后,把河搁在上面,我刚才说的马腊尼翁在这个位置,后来发现这个乌卡亚利最长,在这边,它真正的源头是Nevado Mismi雪山,这是亚马逊河的源头。
  这就是Nevado Mismi雪山,然后它的源头的位置,应该是在这个位置,这有个岩壁,Mismi就是冰雪覆盖的意思,往这边是太平洋,往这边是大西洋,源头的位置在岩壁上流下来,就是亚马逊了。
  我们去的时候,问当地人,以前的冰川是什么情况,按照当地人的传说和记载,以前的冰川是到岩壁的地方了,现在因为天气变暖,冰川退缩了,但是水是从岩壁上流下来的。这个是《美国国家地理》发布的新闻,在2000年的时候,他们认为他们组织的考察队确定了亚马逊的源头,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了,这是一个新闻,再一个,巴西科学家和秘鲁科学家联合组织一个考察队,最终在Nevado Mismi雪山,确定了亚马逊河的源头,他们认为亚马逊河长度是6800公里,超过了尼罗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河。
  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最早确定亚马逊河源头的,就是定在马腊尼翁的,是称之为现代地理学之父的冯.洪堡,后来发现乌卡亚利最长,就认为乌卡亚利是正源,最早提出Nevado Mismi雪山是源头的人,是秘鲁的科学家提出来的,大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了Nevado Mismi雪山是亚马逊河的源头,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探险家认为Nevado Mismi是它的源头,后来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组织了几个国家联合的考察队,考察了这个地方,认为是他们发现了这个源头,巴西和秘鲁科学家说自己发现了,我觉得最早还是秘鲁科学家提出Nevado Mismi雪山是亚马逊河的源头。
  2005年的时候,我们去亚马逊河考察,我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部三个人去进行考察,这个地方就是Nevado Mismi雪山,人在登山之前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祭山,点一堆火、烧一些树枝,喝一些酒,然后再往火上洒一些酒,酒是我们从北京带来的,这是小瓶的二锅头。
  我们从利马到阿列西帕,从阿列西帕坐汽车到了齐哇(音)的地方,然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直接到源头了,因为利马是在海平面上,一下子到了千米以上,很难受,高山反应很强烈,这是高山反应最强烈的一次,觉得太难受了。
  这个就是岩壁,水是从这个岩壁流下来的,源头标志有一个十字架。
  这是我站在岩壁上照的相,这是从源头回来以后照的照片,这三个是向导,这个小伙子登山还厉害,爬过不少的山,这些地方很有名。
  这是亚马逊河的源头,数据是我们做的,我觉得应该和原来是一致的,就是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南部的Nevado Mismi雪山,源头坐标:南纬15度30分13秒,西经71度41分36秒,源头高程5189米。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老说海拔海拔,其实高程不是海拔,海拔和高程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因为我是用遥感器材测的,所以用高程比较合适,它的全长是6575米,尼罗河第一,亚马逊河就是第二,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用遥感的方法,通过我们实际的考察验证,我们可以肯定的讲,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
  从亚马逊河和尼罗河的源头的确定,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大河之源的确定是地理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科学问题,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探险家一直到现在的美国地理协会,包括中国的科学探险协会和其他的探险协会,都在组织这样的一些活动,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要用这个源头,都要用这些数据,所以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大河之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大河之源的确定遵循的准则一般是河源唯远。
  我们可以肯定的讲,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亚马逊河第二,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理解的深入,这个结论应该可以被接受。
  另外,我介绍密西西比河和密苏里河,这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全图,一个是俄亥俄河,一个是密西西比河,还有一个是密苏里河。密西西比河这个河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儿?密西西比河有三大支流,但是真正发生分歧的,是两个,一个是密苏里河,一个就是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从它的入海口,就是到墨西哥湾的时候叫密西西比河,然后沿着这个地方走,走到这个地方,一直叫密西西比河,但是它不是最长的,最长的是往这边叫密苏里,从密苏里河的源头加上密西西比河的长度,计算整个的河长度。
  世界上的大河名字变了很多,这个情况是很多的,但是这条河比较容易记,从河出来一直叫密西西比河。这个地方是艾塔斯卡湖的湖口,这儿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摆了一块石头,这个是源头。
  这个图就是艾塔斯卡湖,这个是湖口。在历史上,美国的历史学家为把源头确定在什么地方,发生了很多争议,就是为什么把艾塔斯卡湖的湖口作为源头,后来他们得出结论,因为从这个地方开始,它才成为一条真正的河,所以把艾塔斯卡湖的湖口作为密西西比河的源头。
  但是上面其实还有一个河,还有一个小湖,这个湖的水流到艾塔斯卡湖里了,这两个湖是相连的,但是没有把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定在这个湖的湖口,而把艾塔斯卡湖的湖口定为源头。
  这个是我在密西西比河源头考察,这个是密苏里河的源头,我在量它的长度的时候,我用的美国的地形图,美国地形图是1:24000,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
  这个是上去山谷里的情况。站在山口的下面,沿着山口一条公路,在公路上,密苏里河流下去。
  这个就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密西西比河源头发源于美国西北部,这是上游名称,源头坐标。《地理知识》原来提出国外测量大河的数据比较混乱,这三条河的长度我们都测了,也得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大家有什么问题?
  提问:刘教授您好,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维多利亚湖,最早的定源是在湖口,后来是卡盖拉河河口,这个是直线距离还是折线距离?
  刘少创:大河数据怎么算,现在也不知道,现在我们不可能找到测这个河的资料,我们测的时候,把湖作为河的一段,把一个湖像河一样,从中间量过去,是一个平滑的曲线。
  提问:他们之间是按照直线距离测的吗?
  刘少创:不是直线,是曲线。
  提问:那个沼泽呢?
  刘少创:那个沼泽很小,几百米,长满了水草,沼泽里的水流到照片里两个人站的地方,然后水就流下去了。
  提问:您的图片显示的亚马逊河流域图,没有包括河口的岛,就是直接到了岛的西端。
  刘少创:我觉得那些地方画得不是很好,我量的时候,就是顺着拉一条线,就是这么做的。如果做大河源头和长度,如果说沿着线长度,我觉得应该接受别人的一些经验,不一定说完全把别人的东西推翻,建立一个全新的东西,比如亚马逊河的源头,我觉得确定得很合理,大家也认同这么一个观点,我们应该接受这个东西。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自己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
  提问:刘老师,大河长度,海拔的落差比较大,如果反反复复落差很大的话,会不会计算到长度里面?
  刘少创:我们在计算长度的时候,都是平面的例子,我们地形图,只能是平面,没有考虑落差,落差引起河床的差度不是特别大,比如一条6千公里的河,一公里降一米,这种长度不管是斜线,还是一个平面的距离,这两个相差很小。
  提问:您是按照水平面测的,如果按照河床测量,有没有技术上的误差?
  刘少创:这个技术,现在做不了,河床一般都是水面的长度。
  主持人:下面由刘少创老师开始讲国内河的情况。
  刘少创:我开始讲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做完了三江源头的科学考察,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重新利用新的技术,来重新确定三江源的源头,三江源很有意思,三条江按照长短,全部是全世界排在前十名的,又全部发源于青海省的南部的三江源地区。
  这是三江源区在青海省的大致的一个图,这就是长江源区,长江源区在上面分成两大支流,一个是沱沱河,一个是当曲,沱沱河是我们法定的长江的正源,发源在唐古拉山脉的顶峰,目前的课本、杂志已经记载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支流是当曲,长江源考察的历史,很早的一些古人探讨长江源的历史,大家可以从书上查得到,我介绍一下建国以后我们做长江源头考察的情况,目前来说,长江正源在各拉丹东西南侧沱沱河,各拉丹东西南侧的冰川是它的源头的话,这个是1978年1月13日,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经过调查论证之后发布的,他们认为长江长度是6300公里,然后这个历史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1985年的时候,黄效文,他是中国人,现在在香港,在美国读的大学,在美国杂志当过摄影师和记者,他在1995年、2005年的时候两次考察了长江的源头,认为长江的源头在这个坐标,2005年6月份,他又去了长江源头,把原来的位置改了,他认为长江的当曲上游多朝能加色格拉峰是它的源头,坐标是这样。
  后来我们也做了一些实际的考察,认为长江源是当曲,坐标是这个,长度量测以后是6236公里。
  这个地方是当曲和沱沱河的交汇地方,叫囊极巴陇,从这个地方开始,如果说不计算各拉丹东冰川长度的话,当曲比沱沱河长差不多十公里,当曲的水量是沱沱河水量的4—8倍,因为不同人测,不同的季节差别不一样,所以不管按照河流唯远的原则,还是按照水量唯大的原则,当曲都应该是长江的正源,这个地方是长江最长的支流的源头,叫且曲,从这儿下去,且曲完了是当曲。
  这是我们2000年的时候,考察队到达长江源头时候的一个照片,
  这个就是这次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队,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国家测绘局在政策上指导,武汉大学在技术上支持,青海省测绘局负责实施,发改委等十几家单位,包括有中科院研究所、青海省测绘局、武汉大学、青海省气象局、青海师范大学,大概是46人参加,历时41天,对三江源头进行了考察。
  这个是我们今年拍摄的当曲源头的照片,这个就是我当时去的向导—达英,他是玉树州杂多县的旅游局局长,那个旅游局很有意思,他们的旅游局不像我们的旅游局一大帮人,他们只有两个人,一个局长,一个工作人员,他来到三江源,觉得很有意思,感到很神圣,就念经、磕头,这个是在且曲的源头。
  离且曲不远的地方,就是多朝能,多朝能,当年黄委在比较沱沱河当曲长度的时候,他计算当曲的长度,实际上是从多朝能算起的,但是九月份枯水期的时候,多朝能已经没有水了,河是干的,所以从我的观点看,多朝能是不能作为长江的源头的,这是我们拍的多朝能的一段。
  这个地方就是多朝能河且曲的交汇地,左边是且曲的水流下来,右边是多朝能的水,多朝能的水量大概只有且曲的1/4,这是当曲大致的一些景色,远处就是唐古拉山,这个是当曲的一个支流,这个是我们当时的合影。
  结论没有数据,我刚才说三江源科考队得出的结论,7月14日在西宁组织了专家评审会,专家们一致认为,长江源源头是当曲,当曲上游是且曲,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东端北支5054米无名高地的东北处,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当曲在囊极巴陇处与沱沱河会合,以当曲与沱沱河的交汇处囊极巴陇起算,当曲长度为360.34千米,流域面积为3.22万平方公里。
  可能很多人不太愿意接受这个观点,包括我们评委会的专家也说了,我们认为长江发源于冰川的时候,觉得它更加的雄伟、更加的壮观,但是发现是一个沼泽的时候,就是当曲现在的源头,他们不太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结果,觉得与中国大江的身份不太相符,但是实际上,你要是细分析的话,除了沱沱河的长度没有当曲长,流量没有当曲大,流域面积也小,当曲的流域面积差不多是沱沱河的两倍。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实际上,当曲汇集了唐古拉山一千公里山脉北边所有冰川的融水,所以水量很大,也很壮观。
  刚才有一个片子,就是中央电视台介绍当曲的片子,放了一棵大树,从树的一面,全是大片的湿地,另一面是唐古拉山脉北侧,全部是冰山,在交汇处可以看出,当曲是大河,而沱沱河是小河,这是我们对长江源头做的一些结论。
  这个是黄河源头,对黄河源头,我们也进行了考察,我们五六个人进行了考察,在黄河扎陵湖以上,叫黄河之前,一个叫玛曲,一个叫卡日曲,玛曲上面还有一个玛曲曲果,还有一个叫做约古宗列曲,在卡日曲里面,上来一直叫卡日曲,卡日曲也变了一次名字。它上面的大体情况是这样。
  最早我们法定的黄河源头实际上是玛曲,玛曲上的约古宗列曲。但是这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情况就是说,黄河源头有很多纪念碑,全部立在玛曲曲果这个地方,但是真正的源头在约古宗列曲,相距好几公里,大家以后去黄河源头的时候,会看到江泽民的碑,胡耀邦的碑,各个摄制组的碑,全立在这个地方,其实我们碑立错了,法定源头是卡日曲,还有一个约古宗列曲,但是我们立错了,很多人不知道。
  前两天我们开评审会时候,一个队员说:我又去了一趟黄河的源头,说那个地方要赶快改,不改不行了,再不改,快成坟场了,立的碑太多了。谁去了都要立一个碑,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时候养成这么一个习惯。但是这个量的不对,量的时候,过这个湖的时候,应该把它当成湖的一段,从这里过来,而不是沿着边走,我们后来量测的时候改了,前两天发的消息,我们经过论证,证明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那个数据有些问题,它是以黄河大桥这个地方作为起算点的,不是以两河交汇的地方作为起算点的。
  这是黄河源头考察的历史,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对黄河源区进行了大规模考察后认定,玛曲为黄河的正源,玛曲上游有两条支流,一个是约古宗列曲,一个玛曲曲果。然后1985年黄委报请国务院批准认为,认为约古宗列曲是正源,现在延续下来了。
  但是这次考察的时候,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扎陵湖和鄂陵湖弄混了,扎陵湖实际在西边,东边是鄂陵湖,1952年考察的时候,说西边是鄂陵湖,东边是扎陵湖,所以现在你会看到一个情况,在鄂陵湖的旁边有一个扎陵乡,197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了黄河源头考察的时候,把两个湖的名称变过来了,叫西边是扎陵湖,东边是鄂陵湖,但是扎陵乡早就命名了,它也不改了,就是鄂陵湖的旁边有个扎陵湖乡。
  这个就是其他的一些观点,比如1981、1982年的时候,杨联康先生徒步考察长江和黄河考察,杨联康先生提出了拉郎情曲为黄河源头的观点,并提出了黄河源头新的的长度。
  1987年,王殿明先生发表文章认为拉郎情曲为黄河源头,并认为黄河源头有新的长度。
  2008年,黄效文先生也去了拉郎情曲,认为拉郎情曲是黄河源头。
  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我觉得王殿明和孙光友先生,他们没有实地去考察,他到了以后,进行技术分析,分析完了,把长度拿出来,说这个位置就是它的源头。从观点来讲,我觉得是对,但是对于一个科学发现,应该具备几个条件,比如,你要提出这个观点,然后你要到这个地方进行验证,然后你还要有其他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像王殿明和孙光友,我觉得这里面有比较大的缺陷,就是说没有到实际的地方去。
  这个是我在2004年的时候,去了卡日曲上游拉郎情曲,确定黄河全长5778公里,法定是5464公里,一下就长了314公里。
  这是在扎陵湖旁拍的照片,这是我们沿着河谷走的时候,碰到一个历史遗迹,传说是格萨尔王当年的点将台,一对夫妇在修这个台,他们是自愿的,那儿还有一些白的石头,他们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个是车子在走的时候,突然下大雪了,车陷进去了,我拍了这张照片。
  这个就是玛曲曲果的源头,然后立了很多的碑,这个碑是江泽民的碑,国家主席要立最大的碑,其他的人要立小的,碑太多了,确实像个坟场。
  这是给当地人拍的照片,也可能因为照相不多,他们穿上最好的衣服,但是后来我没有办法把这些照片给他们,因为我每次去的时候,只要去那个区域,我一般把相片带着,但是很难再找着他们,因为他们是牧民,他们经常变换居住点,所以很难找着他们。
  这就是卡日曲,傍晚的时候,水从湖里流出来,这是卡日曲的源头,早晨的时候,因为夜里下大雪了,所以是这样一个图。
  当年住的是这家,一个老太太,带着几个孩子。
  这是当年的2004年七月份的时候拉郎情曲的源头。
  这个是三江源科学考察队的时候拍的,就是2008年九月份的时候,我们在拉郎情曲拍的照片,摆石头的地方埋着国家地理的标志,我们要树立国家地理的标志,如果将来我们把拉郎情曲、卡日曲作为长江正源的话,这个地方应该就是立碑的地方。
  从这个下游往上看是这样的,非常的接近源头的位置。
  它的最上面,一个叫那扎陇查河,一个是拉哈英曲(音),我们在交汇的地方进行测量。
  这个地方就是黄河源头的结论,也是三江源考察队的结论,黄河正源卡日曲,卡日曲的上游为那扎陇查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喇山脉塔鄂热西北2.2公里处,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扎朵镇,它的起算点在黄河沿大桥那个地方。
  这个是澜沧江,澜沧江是很有意思的一条江,国内关注澜沧江,早期不是关注特别多,国外反而对这个关注很多,因为越南当年是法国的殖民地,他们一直想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水上通道,所以组织探险队做了很多的工作。澜沧江源区分成两大支流,东边叫扎阿曲,西边叫扎那曲,很多人找源头的时候,有些人沿着扎那曲上,大家都在扎那曲找源头,容易犯这个错误。这个地方还有一段,这个是1:10万的地形图,大家用地形图的时候,刚才说了地图综合的问题,他在上面很细的地方,把一些弯的地方裁直了,所以这个地方显得短。不管是当年的周长进,还是后来的黄效文他们,他们做图没有考虑地图的一些综合问题,实际上卫星影象应该很细,很曲折,如果把那些很细的量的话,北边的支流实际上比南面长两公里。
  这是澜沧江考察,最早1866—1867年,法国六位科学家从西贡出发,要找澜沧江通往中国的水上通道,用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也没有完成任务,还死了一个人,后来他们到红河探险去了,这是当时死了一个人撤退的时候,只剩了五个人,
  这也是一个法国人,1894年的时候,到了很接近澜沧江源头的地方,他后来跟康巴人闹矛盾,康巴人认为他偷了他们一匹马,然后他们就打了起来,他被打死了,他的朋友把他救出去,就扔了,据说扔的时候还活着呢。
  这个是米歇尔.佩塞尔测量的源头,它的源头实际在扎那曲这个位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山坡,从当时的照片来说,当时还是有水的,但是到我们2008年9月份去的时候,那个地方是干的,应该是一个季节性的水流,这个是佩塞尔1994年的时候得到一个数据和位置,周长进等人于1999年组织了一个探险协会,组织了一支考察队,是由当时天津的一家公司资助的,经过考察,他们认为过果宗木查是源头,2007年的时候,黄效文在香港注册了中国探险协会,也组织了一支考察队,也是认为果宗木查是源头,就是刚才我说的,它实际上是地形图造成的一些错觉,实际上,果宗木查源头和后来发现的吉富山源头直接距离只有6公里。
  这是1999年、2000年考察澜沧江源头时候的照片,这个属于澜沧江上游的河段,叫扎阿曲,这个就是杂多县,扎曲,这个是在林区,向林区前进的过程中,那个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很多人要去澜沧江考察,最好的季节就是8月中旬到九月中旬那段时间,如果再晚的话,上面比较高,牧民要转场,夏季要去夏季牧场,冬季秋季的时候,再到稍微低一点的冬季牧场。
  这个是扎那曲拍摄的。
  这是刚才往上走的山谷里面,河道是弯的,这就是澜沧江源头吉富山,水流出来,汇成小溪,流下去。
  水从远处流过来,留到扎阿曲里,当地人说,冬天可以听到底下念经的声音和牛羊叫的声音,这个地方很神圣,他们把经幡和玛尼石放在这个地方,认为这是扎阿曲的源头。
  这个地方,牛羊可以到这儿喝水,而且上面也有水流下,但是这个地方的水为当地人提供了便利,被认为是澜沧江的源头。
  这个是我得到的结论:源头吉富山。这是坐标,全长4909公里。
  2008年九月份的时候,考察又到达了澜沧江。
  澜沧江的结论:澜沧江正源扎阿曲,扎阿曲的上游是谷涌曲,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的采莫赛东部,行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
  扎阿曲与扎那曲汇合,以杂多县城扎曲上游大桥为起算点,扎阿曲长度207.40公里,领域面积0.25万公里。
  谢谢各位!
  提问:刘老师,您好,您做河流流域范围的时候,怎么确定的?
  刘少创:这个不太好计算,因为我计算的时候,没有使用流域面积,因为我再确定大河源头的时候,是按照河源唯远的准则做的,所以就根据最远的地方找,因为这个地方很复杂,我没有考虑流域面积,流域面积的划分,我觉得比较不容易,不会特别的准确。
  提问:刘老师,我们考察利用卫星遥感图,再就是结合徒步,我觉得航空比较少,但是我觉得这个手段比较有效。您怎么看这个方式?
  刘少创:航空,我们考察用的卫星遥感影像,找个最长的河来,实际验证就是看是不是一年四季有水,我们寻找源头的标准,一个是最长,一个是一年四季有水,怎么知道一年四季有水呢?应该在枯水期的时候考察,比如一般是秋季,夏季的时候有雨,肯定有水,冬天大雪一盖,根本看不出来有没有水。春天的时候,雪在化,也有水,如果秋天的时候,发现有水,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年四季有水的,所以我们必须实地的考察。
  航空可以做这件事情,但是代价太大,比起卫星遥感影像代价非常大,飞行一次,费用非常高,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如果能够达到同样效果的话,我们愿意以较低的费用来做。
  提问:刘老师,我想给你提一个建议,后天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一套三江源的邮票,一个图案是各拉丹东雪山,一个图案是鄂陵湖,一个是那曲,听了您的讲座,我很有收获,我发现《集邮杂志》和《集邮报》对三江源的宣传跟您讲的内容出入很大,我建议您在后天发行邮票以后,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文章,以正视听。
  刘少创:这个邮票我知道,当时我也建议他们,我说最好等三江源确定以后,再做。但是他们说要做三江源保护区,他们的源头是国家法定的源头,这些成果已经经过论证了,项目的评审也完了。新的三江源头的确定,要由专家委员会提出一些建议,还要报上级评审,最后由国务院批准发布,这个程序还要走一段时间。
  刘少创:谢谢各位!
4#
发表于 2013-11-14 21:00 | 只看该作者
主题:大河之源
  时间:2009年7月23日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
  主讲嘉宾:刘少创
  刘少创:非常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介绍大河之源的项目。我今天讲大河之源, ...
吴洪熙 发表于 2013-11-14 12:57

吴会长是做学问,学习了!当年用《江源大地》06版,本册式,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规格190×100毫米。制作的三枚极限片:

2009-14-(3-1)沱沱河_副本.jpg (64.88 KB, 下载次数: 9)

2009-14-(3-1)沱沱河_副本.jpg

2009-14(3-1)岗加曲巴冰川_副本.jpg (62.31 KB, 下载次数: 8)

2009-14(3-1)岗加曲巴冰川_副本.jpg

2009-14(3-3)网状河道_副本.jpg (63.8 KB, 下载次数: 7)

2009-14(3-3)网状河道_副本.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21:19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指教,请赐教!
6#
发表于 2013-11-14 21:52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指教,请赐教!
王学群 发表于 2013-11-14 21:19

长江源头有争议;《长江》邮票极限片按邮票图案制作。
《长江》第一枚邮票图取自70年代画作,邮票画面远景呈现雪山、冰川,LZ第一图若制作极限片属邮票局部题材分别制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13 04:11 , Processed in 0.0581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