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丘塔上为什么有红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 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2月26日苏州的《城市商报》登出了一条消息:都说大量使用红砖是民国时期的事,建造于1000多年前的虎丘塔为什么有红砖呢,由此引出了四种观点,请看当天的报纸。极限邮友手里都会有几张虎丘极限片,你能帮助解开这个谜吗?如能,请发表高见。</P>
<> </P>
<>
</P>
2#
发表于 2008-3-1 12:57 | 只看该作者
<>很简单:相信科学!</P><>取点砖样,做个叫什么“碳十四”,看看年轮。。。</P>
3#
发表于 2008-3-1 13:56 | 只看该作者
把它锯了看年轮![em07]
4#
发表于 2008-3-1 18:21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殷吉丰</I>在2008-3-1 12:57:34的发言:</B>

<>很简单:相信科学!</P>
<>取点砖样,做个叫什么“碳十四”,看看年轮。。。</P>


  对头!
5#
发表于 2008-3-1 22:17 | 只看该作者
<>这年头拍砖的太多,满天飞,</P>
6#
发表于 2008-3-1 23:48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黑芝麻糊</I>在2008-3-1 13:56:33的发言:</B>
把它锯了看年轮![em07]

<>金点子!!!!!!!!!!!!!!!!!!!!!!!!!!!!!!!!!!!!!!!!!!!!!!!!!!!!!!!!!!!!!!!!!!!!!!!!!!!!!!!!!!!!!!!!!!!!!!!!!!!!!!!!!</P>
7#
发表于 2008-3-2 01:00 | 只看该作者

谜:虎丘塔上哪来那么多红砖?

<>.</P><>                 (虎丘塔)</P><> (青砖“褪色”成红砖)                </P><> (红砖上刻有“弥陀塔”)</P><>  稍微了解点建筑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我国,民国以前的建筑所用的砖瓦基本都是青砖,红砖是民国以后才开始大量使用的。但一些细心的人发现,公元961年建成的虎丘塔上,却镶嵌着数以 千计的红砖。此间缘由,顿成谜团。
  作为白发苏州的标志和象征,虎丘塔堪称苏州现存地面古建筑中的头号“老寿星”。可是,游客们惊讶地发现:整座虎丘塔的塔身基本都是用青砖铺砌的,但在宝塔的各个层面上,都有红砖混砌其中。特别是五、六、七层的东南面,都镶嵌着五到八排红砖,每排在一二十块不等,铺砌十分整齐。粗粗一数,红砖的总量超过一千块。而我国的古建筑一贯都选用青砖,红砖在苏州大量使用的时间还不足百年,虎丘塔上为何搀杂了如此多的红砖呢?这里有什么讲究吗?
  当人们向导游提出以上问题时,没有一位导游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查看虎丘塔的老照片,因为都是黑白的,也看不出上面的砖块是青是红。要找修过宝塔的人了解情况也不容易,因为最近一次修补塔身是1956年,假设当年的修塔工30岁,现在也要80多岁了,他们是否还健在呢?即使健在,人又在哪里呢?至于再往前推的修塔过程就更难查考了。
  试图解谜的我们,近日采访了不少专家。专家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答案各式各样,听听都有道理,却都难有定论。这里,我们一起端出来请教读者,也许对此,你又会有别样的见解。

  观点一:1956年修塔用了新材料

  80多岁的副研究员、原市区文保所副所长钱正率先大胆发言:这些红砖可能是1956年修塔时加上去的。这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就进入文物系统工作的老专家,当年曾看过不少虎丘塔维修的资料,也曾听参与修塔的谢老(谢孝思)、王言(已故)等“老法师”多次讲述修塔的情况,对虎丘塔的情况可谓知根知底。
  钱正说,现存的虎丘塔历史上曾七次遭遇兵火,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塔刹、腰檐、平座全部被烧毁或损坏,到解放时,虎丘塔已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党和政府对虎丘塔十分重视,1956年拨款10多万元用于修塔,经过铺设楼面,补砖喷浆,全面加固,开裂的塔身重新恢复为一个整体。1981年到1986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虎丘塔塔基又得到了加固。
  钱正坦言,尽管谢老等人没有说过修塔时使用红砖的情况,但他觉得,那些红砖应该就是1956年修塔时加上去的,因为当时补了不少砖,同时,当时红砖已大量使用。而文物修复要求“修旧如旧”,主要是指造型、结构而言的,对所用材料并没有太多限制,也就是说,使用红砖这种新材料未尝不可。况且,当时物资紧张,要买质量好、价格贵的青砖恐怕不容易。

  观点二:七次兵火烧红了塔砖

  “1956年修塔时使用新材料?这不可能!不可能!”市区文保所虎丘塔管理部主任邬志毅等人一听这样的猜测,连连摇头,说,毕竟“修旧如旧”是修复文物古迹最基本的常识和要求,尽管1956年修塔时物资比较紧张,但那时候社会上废弃的青砖还是很多的,征集一下并不是什么难事,干吗非得用质量相对较差的红砖呢?
  烧过三眼灶的原虎丘村书记谢志新听了邬志毅等人的一席话,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那些红砖会不会是被大火“还红”的青砖呢?他说,以前农村都有三眼灶,都是用青砖砌的,经过反复的火烧,灶膛里的青砖就“还红”成了红砖,许多烧过灶头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既然虎丘塔历史上曾七次遭遇兵火,那么,塔身上的青砖完全有可能被烧红。
  但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顾问何介利找到的烧窑专家认为,如果那些红砖是由青砖“还红”的,那么,从红砖到青砖,颜色应该是逐渐过渡的,即应该呈现“青砖、半青半红砖、红砖”的排列顺序,但虎丘塔上的红砖和青砖,界限却截然分明,这又怎么解释呢?

  观点三:青砖没烧透,褪色成红砖?

  正在大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时候,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顾问何介利又根据塔上有些青砖“外青内红”等现象认为:是青砖没烧透,结果褪色成了红砖。
  持这一意见的人沿虎丘塔底层走了一圈,果然在南侧的外墙上看到,有几块碎裂的砖头颜色内外并不一致——外表呈青色,里面却是红色的;也有些砖块外表就出现了“鸳鸯色”:左边是青的,右边却是红的。
  “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砖块表面的颜色全部或部分褪去,使内外或左右两侧的颜色不一致,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烧窑专家在肯定这一现象的同时质疑:如果以上观点成立,虎丘塔上的红砖,分布应该是比较零星的,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集中呢?另外,由于饱经风霜,老的青砖变成红色,颜色应该是淡红的,而虎丘塔上的那些连缀成片的红砖,颜色却要浓得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观点四:红砖就是建塔时的“元配”</P><>  与虎丘塔朝夕相处好几年的市区文保所虎丘塔管理部工作人员景先生掷地有声地说:那些红砖就是当年的“元配”。
  景先生的依据是,虎丘塔底层东面门框上方有一块红砖,上面刻有“弥陀塔”三个字,而虎丘塔东北面的史料陈列室里陈列的几块青色塔砖,也有一块上面刻着“弥陀塔”,那块青砖是当年的旧物。由此判断,那块红砖也是那个时代的。景先生说,如果是解放后的,哪可能也刻“弥陀塔”呢?刻字要重新开模子,代价大多了。
  从事检察工作多年、一直留心苏州文物古迹的谭金土,听到这样的说法后又惊又喜,他认为,如果虎丘塔上的红砖确实都是1000多年前造塔时的原物,那么,苏州乃至中国大量使用红砖的历史将从此改写!他怀疑,可能部分红砖是原物,部分红砖是后来的,他为此建议,最好能找到解放后的修塔人或文物部门的修塔资料,或者请检测部门做个碳14鉴定,以便弄清它们到底是什么年代的,揭开藏在众多人心头的这个历史之谜。

【相关链接】红砖、青砖怎么形成?
  
  我国的制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烧出来的砖块,按颜色可以分为红砖和青砖:如果烧制后期砖窑不密封,空气流通,燃烧充分,粘土中的铁质成分就会充分氧化成红色的二氧化三铁,产品便是红砖;如果砖窑密封,同时烧制后期从窑顶注入水,水蒸气跟灼热的煤(或炭)生成水煤气,砖坯中的铁质成分就会转变成氧化亚铁,砖块就会呈青灰色,成为青砖。
  青砖、红砖都是古代就有,青砖制造成本较高,但由于质地较致密,硬度和强度均优于红砖,所以,我国古建筑在选用砖块时基本都选择青砖。就苏州而言,直到1921年,盘门外青旸地出现了苏州第一家近代砖瓦厂——苏州砖瓦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生产价格低廉的红砖,从那时起,红砖才大量用于苏州的建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 12:53:40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8-3-2 16:28 | 只看该作者
偶也觉得是以后重建时用的红砖,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外面还包了一层青砖的皮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6:47 | 只看该作者
<B>感谢“延安集邮”上传商报原全文报道,方便了邮友阅读和查询。此事今天的报纸有了结果,请看:</B></P>
<B></B> <B>1956</B><B>年的修塔人解谜虎丘塔红砖<p></p></B></P>有些是“元配” 有些是解放后维修时砌进去的<p></p></P><p> </p></P><p> </p></P><p> </p></P>
□商报首席记者 施晓平 <p></p></P>
    大量使用红砖是民国以来的事,1000多年前建造的虎丘塔怎么会有那么多红砖?这个谜团,昨天终于由两位1956年参加过修塔的专家给出权威解释:塔身上零星分布的红砖是造塔时的“元配”,连缀成片的红砖则是1956年-1957年修塔时砌上去的。 <p></p></P>
  钱镛:修塔时买不到成批青砖 <p></p></P>
  本报2月27日刊登了沈先生提供的“修塔人”照片,此后有读者反映,照片前排左起第二人叫钱镛,今年已经95岁高龄,确实曾参加过虎丘塔第一次的维修工作。“这位老人记忆力过人,找到他兴许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p></p></P>
  经多方打听,昨天记者联系上了钱老先生。果然,这位老先生鹤发童颜,神清气爽,回忆起50多年前的事就像在回忆昨天。 <p></p></P>
  钱老说,他1950年进入苏州市文管会工作,而1956年重修虎丘塔就是由市文管会负责的,更为重要的是,当时市文管会每周都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会上,谢孝思等负责人会介绍一些修塔的情况,而作为文物方面的负责人,钱镛也必须参加这一会议,所以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古塔的整修,却了解许多“修塔情报”。 <p></p></P>
  “虎丘塔解放初已经危险到了极点,再不紧急抢救就要倒塌了”。钱老说,当时专家们提出了多种抢修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塔身破损残裂处砌砖补缺、喷注水泥浇浆,尽可能延长宝塔的寿命;第二种是“拆掉重建”,就是先把砖块编好号,一块一块拆下来,全部拆除后重新打基础,再把砖块按编号重新砌起来,但这样一算,整个维修费用要100万元,这在那时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最后,苏州有位“土专家”王国昌提出了“用铁箍把塔身箍起来”的建议,前苏联一位古建筑专家恰好来苏,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经过反复论证,这一新方案被付诸实施。 <p></p></P>
  钱老介绍,这个方案就像箍木桶一样,每层用两根∩、∪形的扁铁箍住塔身,扁铁的两端用螺丝拧紧,形成一个圆圈。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每层地坪所在处的外壁拆下一些砖块,把铁箍嵌进去;第二步,塔基到塔顶的8个转角处用钢板包住,再把钢板和每层的铁箍焊牢在一起;最后是对塔身的破损断裂处进行砌砖、灌浆。 <p></p></P>
  “当时物资实在紧缺,修塔所用的水泥和25吨钢材还是中央给的,搭脚手架所用的毛竹则是浙江省支援的”。钱老说,当时虎丘塔塔身外壁缺了大量砖头,特别是五到七层,因为没有条件买青砖,也根本买不到成批青砖,所以只能砌红砖修补破损、断裂处了。“另外,红砖挡住了铁箍,这样就不影响虎丘塔的风貌了”。 <p></p></P>
  钱老同时记得,1956年修塔的施工负责人是柳和生,王国昌也直接参与修塔施工。遗憾的是,如今他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p></p></P>
  薛福鑫:多数红砖长着现代“身坯” <p></p></P>
  读者提供的虎丘塔“修塔人”线索中,还有一位薛福鑫。 <p></p></P>
  今年81岁的薛福鑫有“当代蒯祥”之誉,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56年维修虎丘塔时,他是园林修建队的技术负责人,与虎丘塔修塔匠人“并肩作战”过,只是,他维修的是虎丘山上的其他建筑物及基础设施。 <p></p></P>
  薛福鑫记得,那时的虎丘塔到处是裂缝,底层最大的裂缝钻得进一头牛。由于连续阴雨,虎丘塔北面的石驳岸不断坍塌,最后坍得离塔基只有五六米了,本身就已十分危险的虎丘塔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为此,薛福鑫带着一大批工人,穿着雨衣,不顾危险,争分夺秒地重修起石驳岸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条底宽4米、顶宽1米、长数十米的石驳岸终于修好了,石驳岸靠近虎丘塔一侧的泥土也全部填补到位。直到今天,这条石驳岸依然完好如初,这样,虎丘塔北侧就有了宽28米左右的泥土、驳岸,这对古塔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p></p></P>
  薛福鑫坦言,他并没有直接看到当年的匠人把红砖砌进虎丘塔塔身,但仔细比对塔身上的红砖与青砖的尺寸就可发现,连缀成片的红砖“身坯”要小一截,而古代的砖头都是小城砖,尺寸比现在的八五砖(红砖)、九五砖(也是红砖)都要大、厚,所以那些连缀成片的红砖要么是解放后的,要么是民国时的。“但民国时虎丘塔没有整修过,因此它们只能是解放后的了”。 <p></p></P>
  当然,薛福鑫也认为,虎丘塔塔身上一些零星分布的红砖是“元配”塔砖,是当年没有烧透的青砖在表面被风化、里面的红色露出来后变成的。 <p></p></P>
  另类观点:红砖可能是彩绘的“借代” <p></p></P>
  针对以上两位权威专家的发言,老照片收藏家谭金土认为,连缀成片的红砖是1956年加上去的看来已没有任何异议,但使用红砖的原因还可以商榷。 <p></p></P>
  谭金土觉得,1956年花20万元修塔是件很慎重的事,绝不可能草率地用红砖来降底成本,再说,当年要找红砖也不容易,找老的青砖却遍地都是。在当年的修塔人都已作古或无法说清问题的情况下,谭金土提出了一种另类观点:修塔用红砖其实是借用它们的颜色——因为虎丘塔塔身内外都有许多红色的彩绘,但外面的那些彩绘在经受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之后,很容易被剥落,于是修塔专家借红色的砖块来替代那些被剥落的彩绘,使残留的彩绘与红砖一起,形成一定的抽象图案,这正是专家们的高明之处。他说,红色在寺庙里比较多见,而虎丘塔本身就是云岩寺的建筑之一。 <p></p></P><p> 钱镛接受记者采访,分析虎丘塔红砖之谜:</p> </P>
虎丘塔外壁彩绘:
</P>
10#
发表于 2008-3-3 17:52 | 只看该作者
我赞成是1956年修塔后补的。
11#
发表于 2008-3-3 19: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08-3-3 21:00 | 只看该作者
<>    好帖!</P>
13#
发表于 2008-3-9 09:15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延安集邮</I>在2008-3-3 21:00:47的发言:</B>

<>    好帖!</P>


[em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2 02:18 , Processed in 0.0608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