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月是故乡明/芷兰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8 1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并非虚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省某次集邮展览,某人的中国极限片邮集《XX》,评审小组初评为80分,为此次邮展本类别最高分,另一部“舶来品”外国极限片邮集,评为73分,在评审综合评议时,有位国家级评审员提议“外片”要加分,于是,评审结果,外片极限邮集,以80分,荣获镀金奖,国片极限邮集,以78分(实为扣2分),屈居大银奖。
真叫人啼笑皆非!
据笔者所见,该国片邮集构思新颖,素材难得,制作美观,亮点多多,获得观展极限同仁好评。而外片邮集美则美矣,整齐划一的片与戳,极限片制作得十分标准,明眼人一见可知,此外国商品片集也。
何以出现如此评审结果呢?
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的极限片比中国极限片好?
不然。各国极限片都有佳片和欠佳的片。一部展品的成绩,素材固然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展品的“思路”——包括选题、构思、重要性、珍罕性、知识与研究、品相、文字表述、外观印象(制作技巧)等等综合因素,才能最终决定展品的成绩。单纯比较国片与外片优劣,从而品评邮集的成绩,是个伪命题。
还是FIP极限集邮评审规则限制(低看)了国片和国片展品吗?
更是没有。不仅规则中找不到贬低任何一国片的蛛丝马迹。而外国极限展品使用中国片和外国人的纯国片展品获奖纪录,更可进一步佐证。
原因不在“外”,而在“内”。出在自己,出在自家人看不起自家片。这根本是某些评审大员的、有“中国特色”的极限邮集评审思维定势作怪。说这些人对待“国片”问题上,“崇洋迷(信)外”,一点也不为过。只要一见是外国片,不分青红皂白,就叫好、就加分、就晋奖。反之,一见中国片,不及邮集其他强项,就不屑、就貶低、就降级。
一个省级邮展尚且如此,何况国家大展。一切热爱中国片、收集中国片、支持中国片的集邮人士,该到大声疾呼的时候了。
然而,从容、淡定地面对现实,从另一个视角看,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可爱、可叹、亦可悲的极限集邮就是处在这么一个歧视“国片”的客观环境,要打破这黑屋子,把光明放进来,谈何容昜,不是今天可以改变的,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我们等待明天,期盼明天,相信明天,明天一定比今天好。也不必太在意。草根们集邮,玩玩而已。克服了“争名”的劣根性,就没有什么放不下。虽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又虽然鲁迅的阿Q也想革命,可是赵太爷,还有假洋鬼子,挥舞手中的大棒,不准革命。“胜固可喜,败亦欣然”。还是当个普通一兵,来点阿Q精神为好。也不必妄自菲薄。如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样,中国邮票——换言之,以邮票为主要元素的中国极限片,内含(题材)丰富,设计(制作)精美,有深厚的知识性、艺术性和文化底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及集邮影响的扩大,国片的集邮重要性也相应提高,国片展品受到国人喜爱,也必然一天天会被国际集邮界看好。
在当下国际集邮开放发展的大流中,我们对国片多一份坚守,多一份深信,多一份挚爱,就多一份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就多一份中国集邮的浩然之气,就多一份平凡而高尚的集邮之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中秋的露水,滋润万物,中国的月亮,有家的味道。

(原载《极限集邮》201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4 06:27 , Processed in 0.0481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