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rp29 于 2011-3-4 00:00 编辑
威海水师学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占地约20000平方米,现存有东西辕门、照壁、堞墙、小戏台和马厩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水师学堂。当时,水师学堂总办由提督丁汝昌兼领。 1889年冬,从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招收学生36名,另有10名学生附学,共46名。1890年5月,海军学校开始授课,课程设有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等,并配有敏捷、康济、威远、海镜四艘练船,供教学用。水师学堂共开办四年,毕业一届30名驾驶生。中日甲午战争后,刘公岛陷落,水师学堂也毁于战火。2004年6月威海水师学堂修复开放。
甲午战争后的1898年7月1日,英国与清政府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英军在刘公岛上建设了炮台、兵营、靶场、码头、战壕、掩体等军事设施。1930年,国民政府将威海卫收回。威海卫被收回后,刘公岛又被英国续租了10年。至1940年11月1日英国舰队全部撤离,英国租借刘公岛历时42年。 |
-
a.jpg
(43.98 KB, 下载次数: 20)
-
b.jpg
(56.91 KB, 下载次数: 32)
-
c.jpg
(57.09 KB, 下载次数: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