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9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如何分辨假戳和倒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3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刚开始玩极限片不久,觉得假戳和倒戳是影响极限事业发展的一棵毒瘤。
请各位老专家,老爱好者各抒己见。谈一下自己如何分辨假戳和倒戳的,给出一些经验。
谢谢各位
20#
发表于 2011-12-4 19:56 | 只看该作者
有比较才能分别.现时造假的太多了.特别是七十年到八十年代的早期的片.值得注意的是85年之前的.因为当时收藏极限片之人少之又少.
19#
发表于 2011-9-10 21:58 | 只看该作者
假戳倒戳泛滥是国情决定的  监管不力 处罚不严 从上到下都想发财赚钱 这样的邮市不出现造假偏多才奇怪呢  建议你多玩些外国极限片或者港澳台也好 虽然有些也有争议 但是比国内少很多了 国外造假是要罚得倾家荡产 所以就算做也少之又少!
18#
发表于 2011-5-4 12:03 | 只看该作者
请陆先生将两枚戳裁剪下来后 它的大小是4.35 你再将它放大到9点多 看看它们的字钉一样吗 试试吧
西安宋启源 发表于 2011-4-18 20:15

这可能对原图的像素有要求吧,不要拉变形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22:09 | 只看该作者
庐山明信片要销首日戳的存在假戳和倒戳!
luyouxian 发表于 2011-4-18 16:46

庐山89年10月1日的戳非常多,全是假戳或者倒戳么
16#
发表于 2011-4-18 20:15 | 只看该作者
请陆先生将两枚戳裁剪下来后 它的大小是4.35 你再将它放大到9点多 看看它们的字钉一样吗 试试吧
15#
发表于 2011-4-18 19:27 | 只看该作者
很想看到立论依据。由此及彼,不仅仅是首日戳片吧。
14#
发表于 2011-4-18 16:46 | 只看该作者
请教
http://www.chinamaxicard.com/bbs ... hlight=%C2%AE%C9%BD
这几枚戳时间比较接近,但是长得都不一样,存在假戳么
call03 发表于 2011-4-13 23:27

庐山明信片要销首日戳的存在假戳和倒戳!

照片 191.JPG (77.4 KB, 下载次数: 95)

照片 191.JPG

照片 192.JPG (58.73 KB, 下载次数: 88)

照片 192.JPG
13#
发表于 2011-4-18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继烈 于 2011-12-26 23:16 编辑
“研究同一邮局邮政戳不同编号是没有意义的”------前提是指在同一邮局或在邮票首发式上制作极限片的不同编号普通日戳没有意义
吴洪熙 发表于 2011-4-18 09:03

补充前提条件稍好。
即便如此,排除其它类别,仅极限类别而言,并非没有意义,同一邮局使用之戳记,不同编号的戳记有归属不同窗口、不同使用范围的可能(前述有举例)。
俺也贴几个敦煌戳玩玩:
还是补上吧,啥57式、85式~~~
12#
发表于 2011-4-18 09:03 | 只看该作者
“研究同一邮局邮政戳不同编号是没有意义的”------前提是指在同一邮局或在邮票首发式上制作极限片的不同编号普通日戳没有意义
11#
发表于 2011-4-17 21:14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4-17 20:45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是何戳:

9#
发表于 2011-4-17 19:40 | 只看该作者
网络贴图,情况十分复杂,大多会丢失很多细节,要准确的作出判断,将“疑是”转化为“确是”非专攻而不能。
应朋友之邀,偶之前仅说了浅而显的大概情况。
要炼就眼神,拥有相当的纸质物品实物还远远不够。还得大概知晓57式等戳具的基本构造(个例与普遍“长相”),同一时间段交叉使用不同时期戳记的概况,国标字钉类别,少数省、市的地方标准(地标),数字在字钉一端平面所居位置的总体情况,字钉框中字钉的间距,着墨的......
总之,判断事物的正误,需铁证紧握,摈弃臆测。诚如楼上宋先生所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8#
发表于 2011-4-16 15:34 | 只看该作者
除李友说的之外 看字钉也很重要 不同年份的宇钉绝对不同 “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长期收集实物(实寄封、片,邮政单据)、走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前人以及对实物微观的分析比对基础之上的。掌握了相关实物,你方能在实物上看出些名堂。”〔引自楼上李友文〕有人可能是花大价弄到的七 八年代的制成片 在网上喧闹 岂不知百分之八九都有问题 只是自己不知罢了 要真能看出些名堂来也非一日之功
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23:4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李友文章,的确是需要倾注非常大的心血在里面,慢慢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8-5 22:35 , Processed in 0.0586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