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徐智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迎十八大邮展上的国片极限邮集遭评委冷遇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10-14 08:53 | 只看该作者
啊,不好意思,又让我碰上了。我这部邮集在太原全国邮展后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加入了一些50年代的马、恩、列、斯片和文革票、样板戏票制作的极限片,为防出现戳的问题,有一些我都选用了纪念戳。(基本不用专印片)因 ...
梦山 发表于 2012-10-13 20:01

看了这段话,就可知现在国内和国际许多评审员对待国片极限集邮展品的态度了。但大家不要泄气,我个人以为,外片只是一个获取高奖的敲门砖,他的实际含金量很低的,获完奖后,其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我们的国片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含金量将会越来越高,因为它的根基是中国,国片的魅力将会吸引广大的中国集邮者介入,潜力是很大的。而外片只是为想获取高奖的极限集邮者服务的,其潜力已穷尽。面对国内外集邮界对国片邮集的封锁和打压,大家要记住毛主席在中国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封锁发出的一句名言: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32#
发表于 2012-10-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段话,就可知现在国内和国际许多评审员对待国片极限集邮展品的态度了。但大家不要泄气,我个人以为,外片只是一个获取高奖的敲门砖,他的实际含金量很低的,获完奖后,其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我们的国片随着时 ...
新疆张吉昌 发表于 2012-10-14 08:53

赞同!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对国片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应该充满信心,不要为一时的邮展失宠而动摇。
区票、文革邮票为国片树立了榜样。
33#
发表于 2012-10-15 22:5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上面的帖子,赞赏赖星龙先生的观点,钦佩蔡志明先生的集邮精神。

这两天很凑巧,记者与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对话,似乎与我们的极限集邮有点异曲同工。
记者问:“你幸福吗?”莫言很快回答:“我不知道。”假如记者问得高奖的集邮家同样的问题,很可能也会得到同样的回答。
我们的问题是:集邮是为了找快乐?还是为了寻烦恼?
结论应该是(至少个人认为应该是):为了快乐而集邮是幸福的,为了得奖而集邮是烦恼的。
莫言埋头写作,是一种创作的冲动,有奇思妙想、奋笔疾书的快乐,而没想到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只有一个,而作家有无数。
极限集邮者找片、制片、换片、组集,有欣赏、交友、怡情、创作的快乐,高奖只有几个,而阻挡不了极限集邮者无数。
34#
发表于 2012-10-15 23:02 | 只看该作者
”极限集邮者找片、制片、换片、组集,有欣赏、交友、怡情、创作的快乐,高奖只有几个,而阻挡不了极限集邮者无数。“
说得好。我收集极限片就是好玩。不会受邮集得不得高奖的影响。
35#
发表于 2012-10-15 23:03 |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2-10-16 08:32 |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2-10-16 08:44 | 只看该作者
极限集邮者找片、制片、换片、组集,有欣赏、交友、怡情、创作的快乐,高奖只有几个,而阻挡不了极限集邮者无数。
38#
发表于 2012-10-16 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keatsias 于 2012-10-16 11:34 编辑

绕来绕去还是一个问题,你玩极限是为了什么?参展吗?那就得尊重规则,你规则都不尊重,抱怨有用吗?规则就在那,靠抱怨能解决问题吗?不可能,而且,我想没有一个评审会因为集邮者抱怨太多,去按人情评审吧。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位评审太没水准,那他也可以下课了!与其在抱怨不公,何不上书到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让他们代表中国去反映广大集邮者的心声。老是这样抱怨,给极限界带来的负面情绪太多,其他集邮者也看不到极限的前途。相反,在基层极限集邮受到了不少集邮者的喜欢,因为组集相对简单,对普及很有帮助,我们要传达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信息。不同级别和的邮展规则和要求不一样,看你自己怎么去定位。市级邮展90分到省级再到国家级或者到国际的,成绩会一样吗?你以同样的眼光去应对不同规则的邮展,那就...
    如果是自己图快乐,这种乐趣是在找片、做片、赏片、交友等过程中的,这么多的乐趣能享受,干嘛非得硬往参展上去那?
    上面帖子上也有不少平朋友玩极限但不参展,他们收获的乐趣未必比参加邮展的人少吧?有能力改变皆大欢喜有能力改变皆大欢喜,不能改变就接受现实,少些埋怨多些乐趣!
39#
发表于 2012-10-16 15:52 | 只看该作者
绕来绕去还是一个问题,你玩极限是为了什么?参展吗?那就得尊重规则,你规则都不尊重,抱怨有用吗?规则就在那,靠抱怨能解决问题吗?不可能,而且,我想没有一个评审会因为集邮者抱怨太多,去按人情评审吧。如果真 ...
mikeatsias 发表于 2012-10-16 11:12

“规则就在那”,没错。
      但是每个人对规则都有不同的理解,评审员对规则掌握的尺度也不一样。
      评审员的喜好不同,评分结果自然会大相径庭,不象1+1=2那么简单。
      加上评审时确实存在人情关系等问题,评审结果不可能全都合理。
      如果每次评审都是客观、公正的,那就不会那么多的质疑甚至非议了(包括对无锡亚展极限邮集评审结果的质疑)。
40#
发表于 2012-10-16 19:48 | 只看该作者
我本人虽然也收集外片,并组集。但是始终认为“极限集邮”在国内的发展,要靠用“国内片”编组的优秀邮集,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而且我本人始终没有放弃这样的努力。
41#
发表于 2012-10-16 19:56 | 只看该作者
找片、制片、换片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当这个过程积蓄的“能量”很充足时,就会进入“组集”的质变阶段。“组集”是一个不可能忽略的事情。
42#
发表于 2012-10-16 21:58 | 只看该作者
我本人虽然也收集外片,并组集。但是始终认为“极限集邮”在国内的发展,要靠用“国内片”编组的优秀邮集,才能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而且我本人始终没有放弃这样的努力。
胡斌 发表于 2012-10-16 19:48


43#
发表于 2012-10-17 17: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俨陈 于 2012-10-17 17:59 编辑
所以说,本人收集了大量的国片,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片,基本是全的,资料也全的,各种版本,各种戳记,基本上全的,但本人收集后,从未想过要参加邮展,因为圈中人告知我,没人认识你,再好的邮集也上不了台面,评委们要暗地里孝敬 ...
杨志杰 发表于 2012-10-13 04:51

同感!
集邮30多年了,未想过办邮集拿奖。何况我以红色邮品主集,假洋鬼子、老外能崇拜
我在不少邮坛中说过,集邮品是身外之物,哪位能料百年后自己邮品去向?
现在不少的地级市邮展中都是以银子、关系划界!!
再看看今年全国邮联评的所谓“全国集邮先进个人”·············
44#
发表于 2012-10-17 19:48 | 只看该作者
"再看看今年全国邮联评的所谓“全国集邮先进个人”·············"同感!我认识的,多是邮协的,真正集邮的人太少,·············
45#
发表于 2012-10-17 21:15 | 只看该作者
29# 李忠


登的,会有极限的文章的,我大概还会有一篇,不过很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5-7-24 04:51 , Processed in 0.0606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