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字与书法(续)

[复制链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晋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等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注:即到河边洗濯,祓除不祥)之典。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汇成集子。《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全文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王羲之的行书在当时独树一帜,后人评道:“右军注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李世民极爱王羲之的书法,得此帖后,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等人做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此卷原题为“唐摹兰亭”,因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祭侄文稿》为颜真卿书行草墨迹,纵28.8厘米,横75.5厘米,23行,共235字。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书时颜真卿时任蒲州(今山西永济)太守。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12-3-23 21:54 编辑

《黄州寒食诗》为苏轼书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他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后第三年寒食节所书写的自己所作的诗。《黄州寒食诗》为纸本,行书,系两首五言诗,每诗十二句,纵33.5厘米,横118厘米,共17行,129字。此书行气错落,字形欹侧中见平正;用笔浑厚遒逸。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寒食帖》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寒食诗帖》是北宋苏轼最负盛名的书法传世名迹。此帖的一大妙处在于"点画信手烦推求",把颜、杨、李三家笔意浑然天成地融化之,可称之为意造天书,而"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间",显得态浓意淡,天真烂漫,情寓诗中,怀寓书内,具有一种特别的韵致。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拓淳化阁泉州本.王右军书》(香港中文大学藏)宋拓淳化阁泉州本.王右军书。宋拓淳化阁泉州本题签、题跋。《宋拓王右军书》就是《淳化阁帖》泉州本卷六、卷七、卷八之残本合并本。
  《淳化阁帖》的刊刻才最终确立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阁帖》的刊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确立了帝王正统的书法审美标准,使“二王书法”成为一条看不见但处处感觉得到的中国书法美学发展的“中轴线”。所以说淳化三年(992年)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重要节点,它主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而《阁帖》在不自觉中,也成为了后世书家乃至整个中国书法史的典例。

File0008.Jpg (222.67 KB, 下载次数: 39)

File0008.Jpg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铎(1592-1652)河南孟津人。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他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是书法史上的革新人物,但他对传统的继承也是极有功力的。
   
王铎《行书饮义楼作诗》,1631年作,水墨絹本立軸,此轴书法书体在行草之间,体势与笔力呈现出含蓄内省的情愫。联系诗意,这首诗写的是“海上”聚筵时的所见所感:王铎登楼饮酒,眼前“芋水去无尽,旗山空复秋”的景象撩动了他的情怀,于是写下这首五言律诗。现藏于香港艺术馆。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资料说,唐诗三百首邮票中《望月怀远》一枚是王羲之行书集字而成。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 章草是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 。笔划省变但有章法可循。

《平复帖》,晋,陆机(261年-303年)书,纸本,手卷,纵23.7厘米,横20.6厘米。《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学和书法变迁都有参考价值,现藏故宫博物院。
《平复帖》是章草的代表作,它与居延汉简保持亲密的血缘关系,只是《平复帖》中大大增强了点画的连续性,如“口”形,汉简中用三笔,《平复帖》用两笔。帖中还有不少字,把许多点画连为一笔,显示了用笔技巧的长足进步。点画连续,意味着笔锋运动轨迹的弯折增加。绞转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频繁的弯折,同时频繁的弯折又促使绞转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12-3-25 20:04 编辑

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初月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是其四十九岁以后所写。此书大有晋人倜傥风流、傲物任情的俊气,逸笔草草,率意畅达,天真自然。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释文: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大意:
  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唐代,笔势连绵环绕,运笔放纵、点画狼藉,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共40行、188字。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人。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原诗为枣)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素(725-785)唐时人,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自叙帖》,唐僧怀素书,中华第一草书。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
    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境界上可谓出神入化。在六十至七十年代,已达到了巅峰。从百幅真迹来看,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的草书深受怀素狂草的影响。他的书法与怀素《自叙帖》相比,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12-3-27 21:26 编辑

1950年3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为北京大学题写的校名。


据悉,毛泽东的题字原件现存于北大档案馆。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1957年)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墓碑隶书铭文“七十二烈士之墓”书写者待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5-4 11:21 , Processed in 0.0554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