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救救云冈石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冈石窟风化严重,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请看原贴:</P>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26679058</P>
2#
发表于 2008-1-1 21:41 | 只看该作者
<>06年去云冈石窟时,石窟壁上那一道道风化形成的横纹让人触目惊心,大同煤矿产生出来的煤尘,在佛像表面覆盖了厚厚的一层!</P><>这就是人类的现代文明留下的印迹~~~~</P>
3#
发表于 2008-1-1 21:48 | 只看该作者
<>  有关部门赶快想想办法吧!</P><>  其实远不止云冈一处,许多历史遗迹正在悄悄消失!!!!</P>
4#
发表于 2008-1-1 22:50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hxf</I>在2008-1-1 21:48:10的发言:</B>

<>  有关部门赶快想想办法吧!</P>
<>  其实远不止云冈一处,许多历史遗迹正在悄悄消失!!!!</P>
5#
发表于 2008-1-1 23:14 | 只看该作者
经济       环境              ????????????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3:51 | 只看该作者

试论石窟保护利用及研究

<>   阅读次数: 1160   新闻作者:中国 项一峰  </P>
<>   石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石窟保护、利用及研究是中国石窟当今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文物事业的发展应该有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P>
<>   本文首先阐明了石窟、保护、利用的含义。论述了古今石窟保护者在石窟保护、利用中的异同,相对应的保护、利用石窟所产生的效果亦存在异同。古人在石窟、保护、利用三者间进行良性循环;今人都有所偏薄。主要因素在于石窟的管理部门不同。宣扬的文化信仰有所差异。守宝者的身心奉献亦有别。今日应尽可能地去学习古人,不仅要维他命,还需要续他命,久留历史,久留子孙。</P>
<>   其次,石窟保护、利用,本身是密不可分,良性循环的事。现存某些矛盾,可言主要不在客观因素,应在主观因素。任何事物的历程,都得经过生、老、病、死,或死而复生。保护、利用二者间是互进互利的,保护而不利用有失石窟旨意,保护无力;利用而不保护,石窟休矣,利用短效。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保护,再利用,方是时久之事。关键在于行动,具有热忱的爱心,负责任和应负责任,承担责任,靠得住切实负责任地去落实行动,减少或避免支出平衡。</P>
<>   再者,石窟保护、利用,若要达到科学性、合理性,就离不开研究。石窟的存在会有多元性、专学科、单专业的深入研究,无疑为纵向之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即为横向之径。目前石窟研究,由于客观存在资料的某些不足,研究者自身的专业水准有限,必须有大家合作的精神,方能产生深入全面的、科学的研究成果,为石窟的保护、利用提供积极的依据。时下,石窟研究单位、个人有存在不愿意或少做基础工作,甚至资料独享、固守一处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领导者在单位吸收必要的专业人员,同时应该着重对现有专业人员的的继续升造学习,创造“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条件,谋求专业人员或单位共同发展等等。 </P>
<>   项一峰 男,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馆员,86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佛学专业,研究方向,石窟艺术及佛教文化,发表《维磨诘及维磨诘经变》、《麦积山十六国北朝时期三佛考析》、《麦积山127窟研究》等论文30余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 13:53:49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8-1-2 13:53 | 只看该作者
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人类文明遗迹![em06]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3:58 | 只看该作者

明清时期对云冈石窟的保护与破坏

<>   阅读次数: 1016   新闻作者:中国 姚 斌 </P>
<>     一、明清前历代对石窟寺的修建概况   云冈石窟历经隋唐辽金,代有修建。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由当地守臣对云冈石窟进行修建。咸亨三年(672年)俨禅师修孝文石室故像。   辽对云冈石窟进行连续12年之久大规模的修整,建立云冈十寺。金代改拨河道,重修灵岩大阁,建寺庙、围围墙、开山门。    </P>
<>    二、明代对云冈石窟的破坏    </P>
<>    1、明建城堡对石窟的破坏   “朱修圐圙,清修庙”,明代大同作为九边重镇之首,成为首都的北大门,驻军13万,战马5万匹,管辖内外长城8百余里。先后修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云冈六堡。云冈堡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土建,因地形卑下,北面受敌,于万历二年(1574年)又建新堡于窟顶,因新堡缺水,复于二堡相联;东西修筑连墙二道。将石窟一分为三,肢解分割,支离破碎,在众多军士长期侵凌下,使石窟遭到破坏。    </P>
<>    2、明代烧荒对云冈树木环境的破坏    明代大同为防蒙古,便于瞭望,每到深秋草木枯槁后都要点火烧荒,已成为明代防御的一项“国策”。云冈堡作为大同镇72城堡之一,同样年年烧荒,致使云冈千年古树全部毁掉,由昔日的“树木蓊郁”变成一片焦土,使云冈水土流失,风沙遍地。    </P>
<>    3、张天琳火烧云冈十寺    明未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大同,挥戈北上,留过天星张天琳镇守大同。张驻扎云冈,将云冈木构窟檐全部烧毁,“色楯连延,层檐竦峙”的十寺成为灰烬。    </P>
<>   三、清代对石窟的修建和破坏    </P>
<>   1、清历朝对寺庙的修建    清初姜瓖降而复叛,多尔衮亲自督战围攻大同达9个多月,城陷后,对大同进行了最野蛮的屠城,大同废,不立官。佟养量却一头扎进云冈石窟修寺庙,建窟檐。清代云冈经历了顺治三年、八年、康熙三十七年、乾隆三十四年、咸丰十一年、同治十二年、光绪二年等重修石窟寺,按照清代对寺院的要求,以石窟楼阁、佛殿为主体,形成多重寺院式布局,按中轴线布置建筑,保持传统寺庙戏台、山门、钟鼓楼、过殿、大佛阁、配殿的格局。    </P>
<>   2、金装彩绘佛像    云冈石窟金装彩绘佛像,远在辽金前就已进行,清代尤最,(以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历朝重修碑文印证)。    </P>
<>   3、破坏性的保护    清代补修佛像时,采用传统的打孔、嵌入木栓、缠麻、涂泥、彩绘的办法,虽在防风化上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却对石雕形成极大的破坏,使原造像遍体鳞伤,泥皮一掉,满目疮痍,起到以积极的保存修补方法,因方法拙劣,却起了消极的破坏作用。这种“保护”是违背科学的,属破坏性的保护。    </P>
<P>   云冈石窟历经1500年来,保护与破坏并存;自然风化与人为毁坏同在。之所以能够保护至今,就在于历代历朝上至帝王将相、地方官员,下至黎民百姓、僧侣信徒,他们捐俸禄,上布施,对石窟进行了多次修整保护,使石窟主要洞窟依在,主要造像依存。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石窟才真正走上科学研究、科学保护、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从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P>
<P>   姚斌  男,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审。</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 14:08:41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8-1-2 14:21 | 只看该作者
呵 ! 还是自然消亡吧。                  [em08][em08]
10#
发表于 2008-1-2 14: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做代价的!
11#
发表于 2008-1-2 14:28 | 只看该作者
洛阳连烈士墓都刨了!你说能这么发展经济吗?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5:17 | 只看该作者
<>    经济建设不经济,文化保护没文化,喊着反腐搞腐败,打着科学发展旗号破坏发展。我们到底怎么陷入这个怪圈的?到底怎样才能摆脱这个怪圈?实在纠缠不清,真是“剪不断,理还乱”………</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5-15 21:40 , Processed in 0.05497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